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希特勒认为他的东侧受到了保护,在1939年8月25日,他命令军队于第二天早晨五点四十五分开始入侵波兰。这时,希特勒认为,失去苏联支持的西欧列强不会设法援助波兰。但是正相反,就在希特勒发布命令的同一天,英国政府的代表与波兰正式签订了联盟条约。与此同时,希特勒听说墨索里尼已决定不参战,至少暂时不参战。这两个挫折使希特勒确信,暂时的退却是必须的,8月25日晚,他取消了入侵命令。

              这位纳粹领袖这时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外交上的另一个慕尼黑。在以后几天中,欧洲各国外交部纷纷提出了各种和解、调停和公民投票的建议,而紧急关头的这些努力没有一个产生实际的效果。其时,德国将军们正提醒希特勒,只要再过一个月,便是使我们无法在波兰平原上调动坦克的秋雨季节。因此,8月31日,“元首”发布了向波兰进军的最后命令。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入侵波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希特勒入侵波兰造成的影响。

            • 2. (15分)

              材料一: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在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时的讲话》

              材料三  “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牢牢铭记。”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讲话》

              材料四  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一座五星级酒店2009年6月9日晚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18人死亡,约70人受伤。由于包括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内的不少外籍人士当时身处酒店内,袭击还造成多名外籍人士伤亡。

              材料五  针对联合国安理会12日一致通过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的第1874号决议,朝鲜外务省13日“受委任”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关于朝鲜核试验的第1874号决议,并宣布在“与美国开始全面对抗的情况下”,采取3项措施以“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的自主权”。这3项措施是:新近提取的钚将全部实现武器化;开始进行浓缩铀作业;朝鲜将把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封锁视为战争行为,并将采取坚决的军事对应措施。声明说,朝鲜现在已经对三分之一的乏燃料棒进行了再处理;同时,为了建设自己的轻水反应堆,朝鲜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浓缩铀的技术开发并已进入试验阶段。                            

                                                ——据新华社平壤 2009年 6月 13日电

              请回答:

              (1)、你同意材料一罗斯福的观点吗?为什么?   

              (2)、列举中国军队打击日本法西斯的重大战事。(最少3件)

              (3)、依据材料三回答“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里面,导致二战胜利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二战还带给我们那些启示?

              (4)、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材料四五说明当前哪些全球性问题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材料二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材料三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趁他们的黄金没有告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4分)

              (2)材料二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4分)

              (3)分析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4分)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法国沦陷之后,丘吉尔告诉英国人民:“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 我们将在着陆地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战。 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决不投降。”7月,在不列颠之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则要更为先进。 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 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邦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 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部队突然和蓄意的进攻……昨日对夏威夷群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我要求国会宣布: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国会演说( 1941 年 12 月 8 日)
              材料三   谁掌握了北非,谁就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 二战中,英国和德意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达2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1942年年10月,英军与德意军队在埃及决战,英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 — —摘编自齐世荣等《 世界史·现代史(上)》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击退纳粹德国空军入侵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加着重号的句子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2年这场战役的名称和英军指挥官,并分析该战役的意义。

            • 5.

              材料 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

              ——《独秀文存》

              材料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的广播讲话
              材料二:《反共产国际协定》签字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夫说:“形式上我们还要把苏联当作主要敌人。”日本驻英大使吉田茂说:“尽管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其实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希特勒曾对他的党羽说:“我们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材料三1937年11月,张伯伦的亲信哈里法克斯在德国对希特勒说:“……对德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摒弃共产主义于自己国家之外,也使共产主义不能继续向西扩张。”希特勒表示:“欧洲……唯一的灾祸,就是布尔什维主义,其余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完成:

              (1)材料一所指的是什么事件?最终结局怎样?你认为英国所顾虑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里宾特洛夫和吉田茂的话反映了德日签约的意图是什么?

              (3)材料三中希特勒道出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4)哈里法克斯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了什么后果?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11月张伯伦的亲信在德国对希特勒说:“……对德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通过摒弃共产主义于自己国家之外,也使共产主义不能继续向西扩张,”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广播讲话:“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材料二 丘吉尔在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中指出:我们与希特勒或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永不斡旋,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敌人消灭为止……任何为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国家或人民,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援.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1)材料一中张伯伦为避免英国卷入战争,采取了什么行动?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英国政府对外政策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有何重要意义?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的演说

              材料二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和各国的人权和主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决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告

              (1)依据材料一,简述丘吉尔发表这篇演说的背景。这篇演说表明,英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材料二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精神。



              (4)结合上述材料,请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的最积极的影响。

            • 9.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

              374.08

              333.42

              40.60

              7.5

              670

              材料二 2006年,中国政府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编自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税占比例较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重大变革的意义。

              (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8年,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一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推举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建议。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何青青《美国原子弹研制内幕》

              材料二 罗斯福时期的远东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在雅尔塔协定上,由于太平洋战场日益增长的美军伤亡人数,苏联出兵远东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利益……7月17日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明确表示:“因为现在已发现了一种力量与性质都是全新的武器,以致我们不需要俄国人了,也不需要其他任何国家”。他还在1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在俄国人参战前日本人就将彻底失败;我相信当曼哈顿(原子弹)出现在它们本土上时肯定会如此。”

              ——戴超武《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行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原子弹研制成功对美国远东战略的影响。

              (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624年,台湾被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侵占。在此后的38年中,荷兰侵略者对台湾进行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精神上的奴役,使台湾人民饱受殖民统治之苦。1661年3月23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2.5万东征大军,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向东挺进,进行了收复台湾的正义之战。经过历时8个月的攻击,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结束了他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了巩固政权,他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实行了与祖国大陆相同的封建制度,使台湾地区的汉族与高山族人民生活在统一的封建制度之下,加速了两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采取许多有效措施,使台湾较快进入大规模的开发时期,台湾的经济、文化事业随之飞速发展,社会面貌也大为改观。当时被称为海上孤岛的台湾,逐步赶上祖国大陆的水平。

              ——王长英《郑成功对台湾经济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分析郑成功能收复台湾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郑成功的主要贡献。

            • 10.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蓝姆迦训练中心设置的最初目的是为1942年5月从缅甸撤退过来的中国残余部队解决住房、部队的恢复、服装、医药和治疗而准备的。1942年7月17日,第一批来到蓝姆迦的中国部队是遭到严重损失的缅甸战役的残余,他们在疟疾、营养不良、缺医少药中倍受煎熬。在蓝姆迦训练中心,纪律和行政管理由中国军官负责,但是技术和训练及军事装备的提供主要由美国负责。数百名中国学生翻译和美国教官配对来教授中国士兵所有的事情,训练科目涉及医学课程和急救示范、指南针、地图的使用、巡逻队的构成、荫蔽地的出击、声响测试、野外的火力配置等。蓝姆迦所有工作的目标就是一个,创造一支可以和日军面对面较量,并最终可以获得胜利的现代战斗部队。1942年9月中旬,中国军队从缅甸撤退到印度。这个时候大约有总数9000人来到印度,其中5000人是新38师的,2500人来自新22师,还有1200人是第五军和其他单位的人。蓝姆迦训练中心是最高机密,它的存在直到二战后才透露出来。

              ——摘编自戈叔亚《蓝姆迦训练中心——二战中缅印战区》

              (1)根据材料,概括蓝姆迦训练中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蓝姆迦训练中心的历史贡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