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诗《昭君墓》南北分天地,存亡见庙谟。含悲辞汉主,挥泪赴匈奴。
              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葆旌巡远徼,蕃落效驰驱。
              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
              漠漠龙沙际,寥寥雁塞隅。偶吟因有触,意独与人殊。
              材料二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溯至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附,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意独与人殊”的理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及其意义。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是一位全力奖励学术的皇帝。他收录了五十名饱学之士来编纂《明史》,他们在翰林院博得了优厚职位,令那些经正常科考获取功名的士子嫉妒不已,他还时常赐宴款待一些名儒才子……由于康熙对学术的奖励,几部不朽的巨著编纂了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康熙字典》、重要的辞书《佩文韵府》、《朱子全书》和一部多达5020册的大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摘编自(美国)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799年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后,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前言写到:“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位法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请回答:
              (1)从材料信息来看,康熙和拿破仑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各有何贡献?据此概括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特点。
              (2)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康熙和拿破仑实行不同文化政策的背景。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乱则声讨,治则抚绥。
              --摘自《清圣祖实录》
              材料二 仰凭天道,俯惬人情,以万不得已而用兵。
              一一摘自《御制亲征平定 朔漠方略序》
              材料三  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赐。 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统一,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见。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
              --摘自《清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清圣祖(康熙帝)的治国理念。
              (2)材料三的评价是否客观,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