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诗《昭君墓》南北分天地,存亡见庙谟。含悲辞汉主,挥泪赴匈奴。
              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葆旌巡远徼,蕃落效驰驱。
              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
              漠漠龙沙际,寥寥雁塞隅。偶吟因有触,意独与人殊。
              材料二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溯至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附,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意独与人殊”的理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及其意义。
            • 2.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臻于极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
                                                                                                                     --薛泽石《听毛泽东讲史》
              材料二  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己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圈不亏损,是以联愈不以生事为贵。
                                                                                                                    --《圣祖圣训》卷六
              材料三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 “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乱于未乱。夙夜孜孜,夜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运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一中“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康熙帝的自我评价县否客观合理?谈谈理由。
            • 3.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指中原   ②库页岛属于中国
              ③尼布楚归俄国所有   ④平等协商边界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4. 康熙帝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又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
              A.借此彰显自己的汉学功底
              B.以儒家思想巩固统治
              C.内心仰慕崇拜儒学
              D.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 5. (2015秋•浙江期中)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