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自《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简要分析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工业革命的功与过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工厂法》,规定了保护童工的健康与道德法案,这被视为现代社会立法的开端。19世纪20——70年代,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工厂法》、《工会法》、《矿井法》、《十小时工作法》、《公共卫生法》等社会法规。保护童工、女工的基本权利,并逐步发展到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等等。此后,劳动法的兴起成为各国社会立法的重要方向。
              问题: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重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上述突出的社会问题,英国在社会领域采取了什么举措?这些举措对英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科技发展史记录了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临终遗言(《必修三》人教版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它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自《物种起源》


              (2)材料二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爱因斯坦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简表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材料三 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要有人类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学所特有的注重实证、倡导理性和批判精神,成了启蒙运动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动欧洲社会告别神权迷信和封建统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路甬祥诠释科学的价值》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当时中国和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怎样才能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1643——1727),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牛顿除了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同时他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望远镜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他因在研究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 年入美国籍。
              材料三 普朗克(1858——1947)是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等棱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提出量子假说获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就有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普朗克是如何促使物理学有重大进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潮流,也是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
              ——北大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和世界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引领了世界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

              材料三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国情和美式民主的“混血儿”。
              材料四 2009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强调,在制度建设中要把公开听取民意、专家咨询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加以规定。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怎样理解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临时约法》继承了美国l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有人说,“《临时约法》在中国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社会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1)根据材料一、二,你怎样理解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五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材料三、四、五的主张意在解决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中英两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它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
              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只在于这一点,即人类生活因新的发现和力量而丰富。……发明者的成果虽是一种不太壮观和炫耀的东西,却是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17世纪晚期和19世纪上半期物理学方面“发明者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物理学方面“发明者的成果”“到处都被感觉到且永远存留下去”。试结合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思想解放潮流催生了科学的不断发展,牛顿创立的理论更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宇宙探险》

              (1)材料中牛顿创立的理论指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明末清初半个世纪间在中国出现的西学著作统计表(引自《世界文明简史》)

              (2)据上述表格,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空间、时间和质量这三个物理量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一根尺子静止时是这样长,当它运动时还是这样长;一座钟无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运动状态,其快慢保持不变。
              材料二 狭义相对论认为,对于两个相互运动的参照系,处于某一参照系中的观察者会发现另一参照系中的物体的运动距离缩短了,时钟也走慢了。这两个效应都是相对的,在本参照系中的观察者看不出这种效应。同时,这两个效应也是相互的,你看到我的尺缩钟慢,我也看到你的尺缩钟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