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则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中国的顽固派所说的宪政,就是外国的旧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他们口里说要这种宪政,并不是真正要这种宪政,而是借此欺骗人民。他们实际上要的是法西斯主义的一党专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则确实想要这种宪政,想要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专政,但是他们是要不来的。因为中国人民大家不要这种东西,中国人民不欢迎资产阶级一个阶级来专政。中国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作主,资产阶级一个阶级来包办政治,是断乎不许可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怎么样呢?这自然是很好的,全世界将来都要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但是这种民主,在现在的中国,还行不通,因此我们也只得暂时不要它。到了将来,有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现在,我们中国需要的民主政治,既非旧式的民主,又还非社会主义的民主,而是合乎现在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目前准备实行的宪政,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民主的政治)。
              一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准备实行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原因,并指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主要意义。
            • 2. 在历史的长河中杰出人物往往对历史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观察下面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分别概括指出他们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的主要贡献?
              (2)通过学习他们的历史事迹,谈谈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 3. 在井冈山斗争的初期,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这个“家”的建立(  )
              A.是城市武装斗争失败的必然结果
              B.把苏俄革命的模式变成了现实
              C.初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凝聚大革命失败后全党的共识
            • 4.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其中影响最大的举措是(  )
              A.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的”论断
              D.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 5.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说:“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②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荣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尔利将军。……今一旦得赫尔利将军之助,使我们有实现此目的之希望,我非常高兴地感谢你的代表的卓越才能和对中国人民的同情。……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向是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的。我深愿经过你的努力与成功,得使中美两大民族……永远携手前进。
              --毛泽东《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1944年11月4日)
              材料二  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危险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至于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
              --毛泽东《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1955年1月28日)
              材料三  为了有利于中美高级接触,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不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作两国高级接触的前提条件。……台湾问题应与整个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一政策调整奠定了中美两国在存在着重大分歧的情况下逐步接近的基础。但是,在中美建交的问题上,中国却始终坚持美国必须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一直贯穿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过程中,为此,中国对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阴谋进行了一次次坚决的斗争。
              --张化《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毛泽东主张中美“携手前进”的目的。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面对中美重大分歧,毛泽东的处理方式呈现怎样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从毛泽东对美政策调整的视角出发,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 7. 中国近现代外交理念与世界意识的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传统模式是朝贡模式。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蛮夷之邦”的“朝贡”,以朝贡为媒介确立宗藩关系。清朝前期,中国是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宗主国,各国向清政府“称藩纳贡”,接受册封,清朝则以“天朝”职责,庇护属邦,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系。
              材料二  从自居世界文化中心、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到主动承认西方为文明,而自认野蛮,退居世界文化的边缘;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近代中国人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充满屈辱的,但又是国家观念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的必然结果。
              材料三  一个国家领导集团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对国家外交关系影响巨大。新中国1978年前与1978年后的外交活动就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领导人思想的差异。
              请回答:
              (1)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受到近代国际关系模式的挑战。举一例说明清政府为维护这一体系作出的努力。结果如何?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所说的“转变”? 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
              (3)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是“战争和革命是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则认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各有何依据?请结合史实说明他们是如何围绕其判断展开外交活动的?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
              --摘自《广州日报》
              材料二: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三: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俄国人民为什么推举列宁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革命做了哪些好的事情?
            • 9.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做出正确决策    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民抗战    ④出席“重庆谈判”,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面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14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TIME)》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3月和1979年1月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如图).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毛泽东、邓小平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以毛泽东、邓小平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各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二  应该看到,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既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如何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课题,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胡锦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代序)》(2001年3月19日)
              (3)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哪些国际国内方面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材料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12年l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
              (4)为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确立的哪些路线、政策或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