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材料的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2.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这些言论符合(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四月提纲》
              C.新经济政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

              1918年苏维埃政府发布命令,宣布苏维埃共和国成为一个军营;苏维埃政府对于居民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由政府统一实行调配制。内战时期在交换和流通方面,基本取消了市场关系。这表明苏维埃共和国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市场经济体制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4.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收政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 5.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
            • 6.

              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7.

              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说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调整 ③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 8.

              (16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1913生

              1928点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煤炭

              6

              6

              4

              3

              4

              3

              5

              5

              5

              4

              3

              2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三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请回答:

              (1)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资产阶级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6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 成效如何?(4分)

               

            • 9.

              列宁说“在经济战线上,……我们就遇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使我们遭受的任何一次失败都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导致这一“严重失败”的原因是

              A.社会民主党人的叛卖
              B.实行不符合国情的政策
              C.国外敌对势力的干涉
              D.过早地进行了政策调整
            • 10.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