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伏尔泰对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评价:“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这个事件是          
              A.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B.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D.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38年,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写了一封《给后代的信》:“我们的时代出现了不少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本来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我们早已利用机器横渡海洋,也用了有可能使人类最终摆脱所有体力苦力的机械力量。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在世界各个角落毫不费力互通讯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还完全是无组织的。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生怕事业遭受悲惨的贫困,并且不同国家的人还不时互相残杀,这种悲惨景象使所有想到将来的人都感到恐怖和难受。”
              材料二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感情上并不是中立的,但作为人类,我们必须记住,决不可用战争去解决这些争端……如果我们这样做出抉择,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幸福、知识和智慧的不断增进。难道我们由于忘不了我们的争吵,竟然要舍此而要选择死亡吗,作为人,我们要向人类呼吁:牢记住你们的人性,忘掉其他。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
              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5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给后代的信》以及《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10分)
            • 3.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惟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爱因斯坦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昵?……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1)材料一中“牛顿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10分)
              (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提名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5分)
            • 4.
              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展,说明(   )
              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  
              ②科学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③科学成就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发展  
              ④人类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客观规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5.
              科学理论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否定中发展。下列对应的科学家对科学理论所作出的贡献,后者对前者既是否定又是发展的是(   )                                 
              A.牛顿——爱恩斯坦 B.普朗克——爱因斯坦
              C.拉马克——达尔文 D.瓦特——法拉第
            •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7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8分)
            • 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
              A.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D.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8.
              人们形容李四光所创立的新兴学科是“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向”。该学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   )
              ①寻找勘探油田;   ②寻找铀矿资源;    ③预测地质灾害;   ④进行冰川研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抖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4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4分)
              (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2分)
            • 10. 爱因斯坦在1933年3月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德国目前的状况”主要指(  )
              A.德国纳粹分子迫害犹太人
              B.德国科学研究的气氛不浓
              C.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况
              D.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