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年表(部分)
              年份 年龄 大事记
              鲁襄公二十五年 二岁 齐(大夫)崔杼弑其君,立景公。
              鲁昭公二十五年 三十五岁 鲁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于齐,季氏执鲁政。
              鲁定公四年 四十八岁 吴兵破郢(楚国都),楚昭王奔随。
              鲁哀公四年 六十一岁 孔子自陈迁蔡,楚侵蔡。
              --据何新《孔子年表》编制    材料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守城门的人)曰:“奚自(从何处来)?”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    材料三  孔子曰:“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不困不成行。”
              --(汉)刘向《说苑》(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生活时代的政治现象。该政治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孔子针对以上政治现象而提出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述孔子的言行。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回答: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材料二表现了恩格斯怎样的品质?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中,你有何认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 3.
              (2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如果我们卷进欧洲事务,与他们的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华盛顿告别辞(1796年)
              材料二  1937年,面对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国会通过了更加严格的中立条款,提出所谓“现金和自运政策”,规定交战国只能从美国购买非军需产品,支付现金,然后用自己的商船将货物运走。1939年对30年代中期的中立法作了修改,废除了禁止出售武器的规定。总统把不列颠和不列颠帝国形容为“抵抗征服世界的先锋”,而美国则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等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期间,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其独立自主的政策。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关于处理美欧关系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该告别辞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美国1937年中立法和1939年中立法的异同点,分析美国1939年修改中立法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欧政治关系变化的原因。结合外交领域的史实,论证材料三中加下划线句子的观点。(8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爱恩斯坦
              材料二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恩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
              小题1:材料一中“牛顿所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恩斯坦的“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6分)

              小题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提名爱恩斯坦为总统候选人。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恩斯坦被提名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9分)
            • 5.

              据该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以粗实线表示)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时间,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6.

               (2008上海)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