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来选择史料
              C.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D.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 2.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史学界受苏联的影响,一直把1917年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978年以来,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探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新的见解渐次问世,如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以19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等。这一变化过程,最能说明(  )
              A.社会制度决定史学研究立场
              B.思想解放推动史学研究发展
              C.史学观点越新越具有合理性
              D.历史分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 3. 有学者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这位学者意在(  )
              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    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    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 史学家们重视地理研究的主要原因是(  )
              A.探寻自然与文明关系
              B.寻找事件发生的因果
              C.探讨早期的价值观念
              D.展现历史的发展进程
            • 5. 史家绝唱 
                     ……其次是《世家》,由于后来的正史中基本都没有袭用这一形式,所以有人曾非难司马迁设置《世家》体例是无用的。但毕竟在司马迁生活时代之前还在实行        制度,世家正是反映这一历史的写作。特别是他撰述的《列传》,更可谓出类拔萃创作思想的产物。《列传》的主要目的在于记载那些立功名于天下的人们。
              --[日] 内藤湖南 《中国史学史》 马彪译
              问题:
              (1)世家与列传是《史记》编撰组织重要体例,你再列举一种史记编撰组织内容的体例。
              (2)在材料中的        填写入相应的内容。
              (3)史记开辟“列传”现象体现了历史著作与时代之间怎样的关系?
            • 6. 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对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传说的史料价值与历史文献相当
              B.历史传说是了解远古历史的唯一途径
              C.历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真实的历史
              D.历史传说中蕴含的历史信息非常重要
            • 7. 有位学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 8. 《汉书》:“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其中的“山西”、“关东”、“江左”、“河南”在古代分别指(  )
              A.崤山以西、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北、黄河以南
              B.太行山以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西、黄河以南
              C.崤山以西、函谷关或潼关以东、长江以东、黄河以南
              D.太行山以东、山海关以东、长江以南、黄河以南
            • 9.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 10. 自由与制度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这样雅典人的力量与日俱增,不只在一个方面,而且在所有方面都表明平等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当雅典人处在僭主统治之下时,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比他们的邻邦强,但在推翻僭主之后,他们成了最好的战士。这说明,当他们受到压制时,他们故意装出懦弱,就如同奴隶为主人劳作一样;而当他们获得自由之时,每个人甘愿为了自己的事业而竭尽全力。”
              (1)欧洲语言文字中的“历史”的原意是什么?
              (2)材料中,希罗多德主要强调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为实现该核心思想雅典人在制度层面做了怎样的努力?结合材料,概述这种努力的历史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