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 2.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气势宏伟,工艺精湛而享誉世界。其中二号铜车马更是出类拔萃。阅读材料:

              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篷盖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非常严密。仅0.5毫米的铜丝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举例说明二号铜车马的建造特点。(4分)

              (2)二号铜车马有怎样的历史价值?(6分)

               

            • 3.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国际社会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意在警示后人避免重演历史的悲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奥斯威辛集中营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能让遇难者的血白流,应该对所有的后人进行有关教育,接受集中营和种族灭绝的教训。

              ——《筹建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种族灭绝国际教育中心呼吁书》

              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正在华沙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献花圈。当勃兰特伫立凝视一幅幅清晰的受难者的浮雕时,突然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奥斯维辛——犹太人永远的痛》

              材料三  今天的奥斯威辛,是整个世界反思过去的历史路标。当年的纳粹德国用400万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我们证明了,一旦脱离了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政治欲望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奥斯威辛让世界为之哭泣的另一个理由,是奥斯威辛之后60年,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残暴、杀戮甚至种族清洗和纳粹主义的阴影仍然没有从这个世界彻底消失。这是奥斯威辛的眼泪无法停止的原因,也是今天世界与60年前相比的惭愧。

              ——《奥斯威辛: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

              请回答:

              (1)材料一强调奥斯威辛集中营要承担什么历史责任?谈谈你对筹建“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种族灭绝国际教育中心”的看法。(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勃兰特的举动有何认识?(4分)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材料三,概括国际社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难者的意义。(3分)

               

            • 4.

              天安门是历史的见证。天安门直接见证了

              ①古代专制帝王的权威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国民政府的覆灭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 5.

              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那么2012年第30届伦敦奥运会是在农历

              A.丙戌年
              B.辛丑年
              C.壬辰年
              D.甲午年
            • 6.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1973年,在距今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

              A.玉制礼器
              B.大型墓葬
              C.陶猪形象
              D.古城遗址
            • 7.

              郭沫若曾写道:“洹水__________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上文中的___________应填入(    )

              A.偃师
              B.安阳
              C.镐京
              D.咸阳
            •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白云在蓝天中飘浮,海鸥在波浪间翻飞,阳光下那些被浪涛击打得遍体鳞伤的黑礁石,更显得乌黑发亮,有棱有角,光彩四溢。大自然往往以它奇特的景物,给人以宝贵的启示,这幅黑礁石的画图,就永远不会从我的心灵中消失。它是我访问非洲最形象的概括,也是最深沉的记忆。--穆青《黑色的礁石》
              材料二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1958年写下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美]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请回答:
              (1)戈雷岛和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两个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各是因为什么罪恶历史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符合文化遗产哪一项登陆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两段材料中两位记者提到“给人以宝贵的启示“和“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请以设立具有警示意义的文化遗产的目的作简要说明。
              (3)如果中国也要申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什么地方最有可能申报?理由是什么?
            • 9.

              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图是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由此实物能得知当时的

              ①自然环境状况       ②建材工艺状况

              ③造型艺术状况        ④畜牧业生产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④①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