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元史•宰相年表》记载,中书省右丞张启元曾“行中书省于平阳、太原等路”,中书省左丞相耶律铸曾“行省于山东”……他们“事毕还朝,其中书省宰执职务依然如故”。这反映出元代(  )
              A.中央集权的逐步削弱
              B.行省和中书省互为表里
              C.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D.省官互迁制度得到完善
            • 2. 作为我国老牌重工业基地的东北三省,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举行了情况发布会,为振兴东北出谋划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元朝时在东北地区设立行省管辖,其意义何在?
              (2)近代东北地区见证了列强的多次侵略,请结合日本侵华史实加以说明。
              (3)1953年新中国制订并开始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地区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工业成就?
              (4)对于国家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何合理化建议?
            • 3.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 4.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 5.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直接影响到了政局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过程:
              西周
              血缘、先代贵族、功臣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中央节制地方
              分封制    A:    B:    
              材料 本宪法既未授予联邦,又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未经国会同意各州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不能征收进出口税,无权设立军队,不能发行货币,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及妨碍执行联邦法律。……加入联邦的各州不分大小,政治上一律平等。--摘录于弗格森和麦克•亨利《美国政体》
              (1)请按表中示例,填写A、B两处地方管理制度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这一制度使地方官“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的表现。
              (2)依据材料概括联邦政府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州政治平等权在国会代表分配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指出联邦制的意义。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省是元代开始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材料二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民生的经济建设事业。……196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成立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全区举行普选的基础上,组成了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单,在总共301位代表中,藏族代表226人,汉族代表59人,门巴族代表5人,回族代表4人,铬巴族3人,纳西族1人,怒族1人,其它代表2人。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州对他州的法令、官方文件和诉讼应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他州的公民不得歧视,各州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特权和豁免权;各州相互有义务引渡逃犯。
              美国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和根据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的权力已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均应受其约束,即使州的宪法和法律的任何条款与之相抵触。
              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二,概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上三项制度的共性。对此你有何认识。
            • 7. 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C.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D.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 8. 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材料二  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透逛直到福建山地。
                                                                      --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采用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划界的原则并说明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积极作用。
            • 9. 南宋降臣程钜夫上书元世祖“今欲正名分、省冗官,宜罢诸处行省”。长期生活在原金统治区的王恽也认为“既远阙廷,岂容别置省府?……不可为法”。二人的言论说明(  )
              A.元初民族矛盾尖锐
              B.行省制冲击了传统政治观念
              C.行省权力过度集中
              D.行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0. 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速说明(  )
              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