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东华录》(清)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被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7月4日)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

              (4)美国民主派领袖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而乔治?布什则认为自己“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各自的理由所在。(8分)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百度百科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结合材料一,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区划原则所产生的历史作用。(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6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民族关系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6分)

               

            • 3.

              (24分)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结构:

              (1)依照例子填空。(8分)

              例:A.  皇帝制度

              B.               C.              D.              E.              

              (2)据材料一,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并说明其在政治领域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材料二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再到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民主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8分)

               

            • 4.

              (21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不同时代又赋予它不同的涵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点。(5分)

              材料二: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2)依据材料二说明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3分)指出其历史作用。(1分〉

              材料三:拿破仑说“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法典》中有这样一些条文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3)上述条文规定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以英、美、法为例,简要说明法律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 5.
              【题文】(36分)道路决定命运,不同的国情造就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具有真正的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古代中西方建筑各具特色。请看图1、图2和文字材料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人居建筑,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希腊建筑多是柱式结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建筑以人为尺度,体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与高贵风度,有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帕提农神庙是多利安柱式的典范建筑,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朴素挺拔,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古希腊建筑欣赏》
              材料四 《罗马监护法》对妇女经济事务进行终身监督立法……如果她们出现在其他诸如法庭等一般仅有男性出席的公共生活领域,就会引起在座男性的惊奇和不满……墓碑、罗马文学作品以及纪念性铭文都宣扬理想的妇女行为,这包括贞洁、节制和娴于织毛活之类的女红。  
              ——《剑桥插图罗马史》
              材料五 汉代开始了儒家对妇女贞节观念的建立过程,但仍保有相当的弹性与空间。宋代贞节观念虽然经程朱的奖励而加重,但对社会影响尚小。明代在书籍方面,有徐皇后的《内训》,解缙的《古今列女传》。在法律方面,明太祖诏令,“民间寡妇,30以前夫亡守志,50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本家差役。”又命令地方官员制定规章制度,表现突出的赐祠祀,树牌坊,用以奖励贞节……一部二十四史中,明史中的节妇烈女最多。
              ——摘自费丝言《由典范到规范》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与雅典政治制度的根本不同,概括这两种政治制度的各自优势。 (10分)
              (2)据材料三,归纳福建土楼和古希腊建筑的各自特点。(4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8分) 
              (3)据材料四,归纳古罗马法律对妇女权利有哪些限制。(6分)
              (4)据材料五,归纳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时代背景。(8分)
            • 6.

              (23分)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6分)

               

              (2)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 (3分) 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分)

               

              (3)你认为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