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如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最远可到达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 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
              (3)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何意义?
            • 2. 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 3. 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
              某校高三(1)班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关于“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比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研究内容。
              研究主题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比较
              史料收集
              史料一
              秦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史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碑刻
              史料整理 
              从史料的表现形式看:
              史料一属于①    
              史料;史料二属于②    
              史料;
               
              从史料的价值看:
              史料一属于③    
              史料;史料二属于④    
              史料;
               
              史料分析体制差异    ⑤        
              差异原因 ⑦    
              历史影响当代及对后世影响 ⑧    当代及对后世影响 ⑨    
              学习感悟谈谈你对中西两种不同政治模式的看法:⑩    
            • 4. 文明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华文明的发展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但几次重要的历史变革和转型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指出:“西周王室覆亡,平王东迁。号为‘东周’.从此到秦帝国统一,中国地区经历了500多年的转变期。这一段历史,传统上被切割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西周覆亡,正如古籍所谓‘礼坏乐崩’,意味着一套文化秩序的崩解。”与此同时,新的秩序也在逐步地建立起来。
              材料2:“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中外历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其不如此。”在唐宋之间的社会历史演变中,秦汉至隋唐的门阀贵族没落下去了,而科举官僚兴起:实物经济受到削弱,而货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上流社会的士大夫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到平民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问题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
              西周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统治层级;
              世袭贵族依据家族血缘关系分享政治权利
                  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
              天命神学的统治思想

              春秋战国
                  土地私有制确立;
              小农经济成为农耕社会基本经济模式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你是否认同“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请说出理由。
            • 5.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1)根据材料分析开封商业繁荣的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正式生效,改革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了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人口大量减少的选区),减少了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郡的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得到了65个议席。第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了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
              (2)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 世博会上海馆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十九世纪后期,在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石库门建筑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共“一大”、“二大”都是在这样的石库门建筑里召开的。                                      
              (3)透过石库门你能体会出近代上海的哪些特征?任选中共“一大”或“二大”一次会议,解读“石库门演绎‘永远的新天地’”的含义。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表
              时  间城市化程度最高
              或城市化速度最快地区
              原   因
              解放初期东北地区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深圳最快    
              1990年至2000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辽宁    
              2001年至2010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北京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上表。
            • 6. 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上海某中学以“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开展历史研究性活动。下面是参加活动的一位学生准备的报告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项目发展过程对世界的影响
              印刷术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随着文化的普及,对印刷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毕昇创制活字印刷史实:    

              结论: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
                  
              史实:自公元前1世纪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越南、日本、朝鲜各国的官方哲学;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通过翻译儒家典籍或个人著述,向西方传播儒家文化。
              结论:    

                  

                  
              史实:越南、朝鲜都仿照中国这一制度选拔官吏
              结论:推动周边东亚国家的制度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