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1952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简称国家计委,下设重工业计划局、燃料工业局、第一机械计划局、第二机械计划局、成本物价局等17个办事机构。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其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将原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材料二、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国家计委成立的背景,(6分)分析并举例说明“计划”二字从国家机构名称中消失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作用。(4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16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度……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侍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责,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邹纪万《魏晋南北朝之》
              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缓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一王定保《唐摭言》
              进士科始盛于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尊崇。由于参加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玄宗时,进士考试始尚诗赋。――摘编自傅东成《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假设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决策者,1901年需要做出一项重要决定――――是否废除科举制,下表中所列因素供你决策时参考
              朝廷尊崇儒家思想,以仁义礼孝等思想治天下和教育臣民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查范围,以八股文为样式
              全国有几百万人自儿童时代就开始学习科举技能,以此为人生目标
              近千年来,科举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新政”开始推行
              各地纷纷创办新式学堂,但招生困难
              请回答:
              (1)概述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其被取消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进士科的设立对唐代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所列因素,在是否废除科举制的问題上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7分)
            • 3.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商业团体。
              荷兰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
              1602年,荷兰14家公司合并为一家联合公司——东印度公司。议会授权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之间具有贸易垄断权。
              1611年,一些股东在阿姆斯特丹交易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形成了世界第一个股票市场。
              1621年,因班达岛居民将豆蔻(一种香料)卖给了非荷兰籍商人,东印度公司将岛上居民杀戮殆尽。
              1624年,入侵台湾,并开始垄断马尼拉与中国间的贸易。公司转运贸易包括荷兰的金属、巴达维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织品。
              1669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公司为股东带来了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
              1670年,公司开始将亚洲的棉布卖到美洲,换取当地的贵金属。
              1690年,公司在亚洲的财务开始转盈为亏,这一情况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1799年,公司解散。
              (1)依据材料归纳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近代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公司衰亡的外部原因。(6分)
              由于长期的农耕习惯和封建统治,中国人普遍重土轻迁,一村一乡一县的人,相互间世代为邻,姻亲互联。一地域的人生活习惯类似,使用同一方言,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文化圈子……明清商人(外出经商时)就借助血缘和地缘关系结成团伙……采取统一行动,排挤(当地不同籍贯的)同行,牟取垄断地位。——《会馆与客家商帮》
              (2)结合所学分析商帮形成的原因。(4分)
              在华外商商会于19世纪中叶产生,但国人对这种组织模式的认识,却是在1895年后才逐渐形成的。1897年张謇作《商会议》,提出设商会“仿德国、日本章程,由各省总会会同督、抚……补商力初办之不足”。康有为在1898年《条陈商务折》指出:“英之得美洲、澳洲,荷兰之得南洋,皆以商会之故”,成立商会“富国可望成效”。1904年清廷颁布了《禀定商会简明章程》作为各地成立商会的法律依据,规定商会“保商利,有联络无倾轧……成为重商之脉络”。上海商务总会首先成立,规定“凡在上海经商者”,包括总部在外地但“有分支驻沪者,得入本会”。1907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商会商法讨论会,全国85个商会派代表参加。商定“成一中国商法,庶足以资保护”。后来完成了《公司法》和《商法总则》的草案,为清朝采纳。——摘编自《中国商会制度的创立》《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3)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商会成立的背景,并依据材料归纳商会在近代历史中起到的作用(6分)
              (4)依据相关材料,从组成和目的两个方面比较明清商帮与近代中国商会的不同。(4分)
            • 4. 观念·观念社会化·社会行动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秦国在政治上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该变化的影响在东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足可以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出现相比拟。中国与古希腊一样,贵族社会危机终于导致贵族制度的“民主化”。农民上升为“武士”,摆脱贵族大家族控制,取得了爵位,亦即将贵族的旧等级移置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新环境之中。
              (1)依据材料,指出“革命”的含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与古希腊变化的相似之处。(10分)
              材料二、民主一词古已有之。在先秦文献中的含义是“民之主”,即最高统治者。Democracy-词传入中国后,被译为“民主”。民主在近代具有多种含义。据统计,1864年至1914年间,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如下:

              (2)阅读材料二,以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变化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6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近代西方历史中,政治的合理性往往与人民一词相联系。主持审判查理一世的大法官以英王违反与人民的契约为名,判处国王死刑。北美大陆会议代表们认为“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暴政之下”,遂决定与英国决裂。法国大革命期间,“组成国民议会之法国人民的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因此需要制定《人权宣言》。
              (3)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人民”一词在上述各国代表的主要群体;并概述“政治的合理性往往与人民一词相联系”的原因。(10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