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 2. 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依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
                 材料二《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
              党派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共产党1329126
              民主党及无
              党派人士
              0327026
              (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内容?
              (5)结合材料一与材料四,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周的制度)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而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理或有同,势则相异。……昔人论封建以君主一姓为本位,吾人今日论分权以国家政治为本位。前者君为主,后者民为主。……今入主张分权,则为制枭雄之摧倾共和。--李大钊《省制与宪法》(1916年11月10日)(引者注:材料三中“统一”,作者是指在统一前提下,侧重中央集权。“联邦”,指在统一前提前提下,侧重地方分权。)(1)扼要解释材料一中“封建”的含义。结合秦朝郡县制的相关史实,论证柳宗元“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夫之对郡县制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历史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李大钊所说“封建、郡县之争至今告终,统一、联邦之辩由今肇始”这一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