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白寿彝《中国通史》
                  公元前4世纪左右,罗马开始官铸钱币。原始的铜钱重1罗马磅,其余铜钱则为1磅的倍数或分数。银币最初只是罗马人为了意大利南部的军事和商业需要而铸造的,价值达2个达拉克姆。公元前269年,罗马实行新的货币制度。这种新的货币体系包括银币(第那流斯)和铜币(阿斯),一个银币值10个铜币。--《世界经济史》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古罗马和秦朝货币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2)阅读材料二,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三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开始印制,1955年3月发行。图14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3)概括指出材料三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 2. 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代 商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
              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哪一类企业的发展居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居于主导的原因。
              材料三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化化进程》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并概括材料三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材料四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的积极意义。
              材料五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任务。……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却是以资源的极度浪费、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等为代价的,它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任务,在新的时期,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很难培养出竞争优势,所以,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5)依据材料五,指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
            • 3. 伦敦形象
              在我的头脑中,没有把对伦敦的看法与骄傲联系起来的念头。伦敦的可怕形象总是让我担心,使我沮丧的是如下一个巨大而令人惊骇的事实,数百万人似乎是偶然出现的,聚集在这条高贵之河(泰晤士河)两岸,各自在自己的巢穴工作,彼此不关心或不了解,……对无以数计的成千上万人伤残死亡毫不在乎。六十年前,一位伟大的英国人科贝特,就已将伦敦视为大瘤子。如果当时它就是一个大瘤子,现在又如何呢?它还是一个肿瘤,它把乡村地区半数人连骨头带血地都吸进它那狼吞虎咽塞饱了的肚皮里。
              --伦敦郡议会的自由党主席罗斯伯里勋爵(1891年)
              问题:
              (1)依据材料概括伦敦在作者眼中的主要形象特点。
              (2)据材料判断作者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依据材料信息,思考导致作者如此评价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4.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杀伐,无割大陵,……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管子杂篇•七臣七主》
              (注:管仲的“春禁”,就是春天不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
              (1)概括材料一中管仲的观点。
                 材料二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二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850-1900年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MTCO2
              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50年122.715.219.619.8
              1870年228.776.750.698.7
              1890年353.3208.497.9402.1
              1900年420.1327.0129.4663.3
              注:MTCO2指百万吨二氧化碳。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主要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该趋势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滥用DDT等长效有机杀虫剂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加快环境保护进程的因素及对我国的启示。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没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材料二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年,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
                  材料三 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出口进口
              192952.4143.99
              193038.4330.61
              193124.2420.91
              193216.1113.23
              --据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针对这一趋势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1945年,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宣告成立。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说:“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
                  2014年10月,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签署备忘录。2015年3月,英法等国宣布加入亚投行。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
            • 6.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材料三  如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3)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