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君与民的关系成为中外政治发展中德重要内容,也使许多思想家为之不断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团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经济革命一样,政治革命也是分为几个阶段发展起来的。……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着其开端,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着其进一步发展,接着它在19世纪影响了整个世界。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并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这两次革命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革命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一个有新利益、有使其利益合理化合理化的新意识形态的新阶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它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1)材料一中提到的经济革命,政治革命分别指什么革命?二者的关系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出两种世界近代史中出现的民主制并概括其确立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与所学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推动“生气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二 在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也迅速兴起。1903年成立的妇女社会政治联合会在1912年和1914年发动了争取选举权的暴力活动,迫使议会不得不多次讨论妇女选举权问题,1918年30岁以上的妇女终于获得了选举权。……在美国,1900年已有五个州给予妇女选举权,1918年通过了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禁止各州以性别为由拒绝给予选举权。 
              ——据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

              材料三 1916年底,北京中国银行最先在银行中使用女子司帐,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据江沛《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沿海城市社会文化观念变动评析》

              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和希望”发生“陡变”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发生了哪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妇女地位变化所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力体系的转换做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现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除科学革命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那些标题为《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的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3)指出导致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加快了欧洲联合的步伐。这对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这一格局的还有哪些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