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日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日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闻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城。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的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材料: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底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合民生主义的。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了。美、法底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导火线。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他人底民族、民权均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与美、法不同之点。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日苏维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至民权一层,乃其附属品而已。此亦与吾人不同。
              ——孙中山:《三民主义大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日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日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日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该法典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君主国家。国王控制着全部国家权力,法律公开确认人们的不平等。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财政支出无度,监狱制度黑暗,中央机构混乱,宫廷生活糜烂……这一切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第三等级同封建制度的尖锐对立。……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这个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希腊城邦式的公民大会,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己。

              ——卢梭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夺取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
              ——马克思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的“三大革命”分别是指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重大事件,试简要说明它们是怎样催化“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比较卢梭与马克思主张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法典》用简明有力的法律语言,对刚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了有利于资产阶级所有制的规定。革命以来资产阶级所取得的主要革命成果,启蒙思想家的基本观点以及革命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社会立法及其理论原理都鲜明地体现在《法典》上了。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

              材料二:法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三:法国铁路里程变化示意图(单位:千米)

              ——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

              (1)材料一中拿破仑是如何评价他自己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其评价进行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阻碍法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材料二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形式在法国革命时代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在欧洲的旧政权的进攻中生存下来,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还以其他几种方式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教授法语并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减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的方式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