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所说的三种方案分别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相同之处。

            • 2. 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也是史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的政治改革使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郭世佑《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二“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文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文革”结束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重新步入正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的一些认识。在政治史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在思想文化史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在经济史方面,辛亥革命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在社会史方面,辛亥革命造成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刻剧变,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进步;革命史方面,辛亥革命是承前启后的革命分水岭;在民族史方面,辛亥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史方面,辛亥革命埋葬了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在世界史方面,“辛亥革命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摘编自《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文革”后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体现了哪些史观?并说明影响史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3. 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光荣革命”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
              --[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1789年11月)
              材料二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
              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 个中等城市各得1 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
              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光荣革命”的不满及其要求。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解决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
              (3)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的变化趋势。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宪政演变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 4.
              (9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就拼命地想把一个专制的权力继续地向前推进……这些个企图,就引起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致的反抗。
              ——摘自钱乘旦《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从1714年以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
              ——摘编自《世界史资料》
              材料三 第二条 第一款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副总统的任期相同。总统和副总统按以下方法选举;每个州依照该州议会所定方式选派选举人若干人,其数目同该州在国会应有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总人数相等……
              第二款 …… 总统经咨询参议院和取得其同意有权缔结条约,但须经出席参议员三分之二的批准。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总统的权力。简要比较英、美两国元首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4分)
              (3)归纳以上材料反映出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明演进的相同轨迹。(2分)
            • 5.
              (17分)17世纪,英国爆发政治革命的同时也发生了科技革命,推动英国社会转型同时也影响了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政体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斗争。……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因而能够促成整个经济在总体上向资本主义经济演进。
              ——《近代英国史》
              (1)结合史实,说明英国“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具有自我调整的机制”。(9分)
              材料二  17世纪发生了科学革命。……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弗兰西斯·培根。他所开创的科学实验方法以及他的科学活动,对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科学开始研究具体现象,从而使英国的科学研究活动较其它国家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近代英国史》
              (2)依据材料,归纳近代科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科学革命的影响。(8分)
            • 6.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
              ——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1)根据材料一、二,你怎样理解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奕诉《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四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五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2)材料三、四、五的主张意在解决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中英两国现代化进程的主要不同之处。它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 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民主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思想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法、美三国在实践上述原则方面有哪些共同之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国的民主政治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在中世纪尚未成型,当时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因而在那些世纪里,无人知晓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
                     材料二 民族主义直到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出其近代的形式。由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而国家也就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已经是由公民(19世纪末以前仅指有财产的公民)组成的。
                     材料三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形式在法国革命时代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革命的领袖们为了在欧洲的旧政权的进攻中生存下来,不得不动员国民军队——由乐于并渴望为祖国而战的、有政治觉悟的公民组成的军队。法国革命还以其他几种方式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它要求所有的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并建立了公立小学,教授法语并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之类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材料四 德意志人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于1866年击败奥地利,于1870-1871年击败法国,然后建立起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在此之前,为了反抗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掠夺。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典型的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等。 
              ——上述材料均引自《全球通史》

                     材料五 在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地移民的共同语言。逐减产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国人民经过6年多的艰苦抗战,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引自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反映出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促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东西方民族主义运动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五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与北美“民族主义”获胜的方式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