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初期传入的中国文化的研究很热心,伏尔泰(1694—1778年)赞扬中国的历史记载说:“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狄德罗(1713—1784年)称赞儒学政治,“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
              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从什么角度评价中国文化?这些评价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领导者们是怎样运用西方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中毛泽东指出“那时”的“他们使用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其省略的有关内容续写完整。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是如何运用西方先进思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了发扬。
              材料一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
              ——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二 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2007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60周年盛大祭典于山东曲阜举行。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祖委推荐了五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2007年9月30日新闻网

              请回答:
              (1)列举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的奥运会迎宾语,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扼要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原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19世纪未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 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摘自《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中的这些人的观点有何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格拉底强调道德的作用,其背景如何?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
              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强调;在中国,由出身决定贵贱的情况也有了变化。
              在希腊,斯巴达、雅典等邦之间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各邦内不同社会集团 之间的斗争也很尖锐;在中国,春秋时期曾有五霸的争雄,战国时期则有七雄的 兼并……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与斗争。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二 泰勒斯(公元前624年——约公元前547年)推测“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年——约公元前480年与470年之间)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
              普罗泰格拉(公元前481年——约公元前411年)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材料三 美国宪法另一个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但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它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曹华、胡风云《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希腊和中国出现思想活跃的相同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希腊学者思想认识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三,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接受了哪些重要的思想和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思想发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