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括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史上,两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法、德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刘少奇追悼大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
              有关法律、法规文本


              选举村级委员会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中学兴趣研究小组欲对近代西方人类文明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索,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②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与所学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推动“生气勃勃的新欧洲”“崛起”的政治、经济因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请归纳这一时期中国人“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新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相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