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二周年一替”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并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三公”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二公”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三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分析指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及其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是廉政建设的关键”的认识。
            •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1)分配农民个别耕种;(2)分配农民共同耕种;(3)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
              ——摘自中国共产党1982年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二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地土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

              材料三 一方面要规定地主应该普遍的减租减息,不得抗不实行。另一方面,又要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的义务,不得拒不交税。
              ——引自中国共产党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四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材料二和材料一关于土地所有制的规定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的土地政策和材料二相比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的土地政策和材料三相比又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又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根据。上述变化体现中国共产党遵循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