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世纪印度的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在发表后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 )

              A.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发展
              C.反映了当代下层人民的风貌
              D.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
            • 2.

              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
            • 3.

              有人把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受外来思想影响的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A.1840~1860年
              B.1860~1894年
              C.1895~1920年
              D.1921~1927年
            • 4.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下列属于该时期的报刊的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康有为、梁启超在日本避难期间,恰逢孙中山也在日本,中山以康梁亦为满清压迫,经此惨祸当能自省,乃请人约见。但康有为等人却坚持以“大清子民”为念,要死保光绪帝,将孙中山看作是乱党,拒绝合作。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双方在代议制的具体方案上存在分歧
              B.康梁与孙中山之间无共同利益可言
              C.康粱极力维护清朝的君主专制
              D.孙中山希望康梁能加入革命党
            • 6.

              1895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1912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到,“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由此可见

              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
              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
              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