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当希特勒主张重占莱茵河非军事化地区时,德军将领们对于他的决定和可能挑起的法国反应感到十分忧惧。由于他们的抗议,结果,(希特勒)最初只派遣了少数象征性的部队来作为一种试探……但是在1938年3月,当希特勒决心向奥地利进军时,他却不理会那些将领们的反对。

                                                 ——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材料二: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的纵容下,法国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对国人报告说,他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 材料一中希特勒采取了哪些行动?反映了希特勒怎样的心理变化?指出这些行动对国际格局的影响。(5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为何出现这一思潮?(4分)

              (3) 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7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