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冷战初期,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很密切。……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伙伴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到1964年末,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分歧已经公开化…….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70年的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是一个转折,会议通过的《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发展中国家促进相互合作,加速它们的经济发展发展和社会进步。会议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
                                                                                                                                                                                                                    --徐天新《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三  从国际关系来看,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在大多数方面仍然要依靠发达国家一一有时跟它从前充当殖民地时的情形是一样的。……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软弱的讨价还价权力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                                                                                                                                                                           --[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请完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苏关系进入“成熟期”的原因及表现。
              (2)据材料二,说明“转折”的具体含义。中苏关系破裂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有何相似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二、三,说明第三世界斗争的结果,并分析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4)结合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谈谈对“自从冷战结束,第三世界国家……讨价还价权力几乎总是在进一步下降”的理解。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是什么政策?它说明了美国的什么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前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又有哪些因素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请回答: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