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述的《全球通史》中写道“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第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什么,就其“百代都行秦政制”而言,这次革命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影响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之前,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振兴之路上的主要实践有哪些?这次革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为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下列材料: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真诚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鼓励党外人士做我们党的挚友和诤友。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现代化建设中担负的主要历史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回答,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发展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常常说中国是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津津乐道的事例极多,但有一项更伟大的文明,而且已经创造出并行用了两千多年,却为人们所忽视,这就是中国所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此制度的创行和存在、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应当说,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张传玺《这样评价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不妥》

              材料二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材料三 凡天下之无地而行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的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20世纪初)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五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认识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中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材料三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三中观点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的。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60多年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外交事业不但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局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到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试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新”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前期,党和人民战胜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取得了重大成就。试列举这一时期取得的开创外交新局面的重大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材料三 胡锦涛在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史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蒙的和谐世界。”
              (4)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1926年一1949年间毛泽东职务变化的简表

              请回答:
              (1)阅读①、③,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导致毛泽东“辞职”和“撤职”的党内政治倾向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②、④,毛泽东的两次“任职”反映出上述政治倾向的结局如何?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概述毛泽东两次“任职”后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假设你是一位《人民日报》的记者,亲历了1949一1954年间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火热时代,你会如何报道这一时期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的各级各类会议的热门话题。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国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材料二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时代的要求。英、法等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们为构建文明、公平、理性的社会提出了一整套构想。
              材料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文明的政治主体、先进的政治文化、合理的政治制度、规范的政治行为以及和谐的政治关系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进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出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理论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正确的探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社会政治制度不断演进,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利。
              材料二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现代中国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的公民大会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在政治上湮没。……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摘自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
            材料三 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说伯利克里时代已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巅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说明近代中国三次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关史实对材料三中毛泽东的话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60年就是一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1)请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和人民政府为完成“更伟大”“更艰苦”的任务,1952年前在经济、对外政策两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3年以后,中共和人民政府充分地展示了执政能力。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1954、1955这两年新中国在民主政治制度和外交两方面探索上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3)请指出中国共产党在60年的执政实践中最严重的失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1978年以来中共和人民政府全面实行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也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请结合中共和人民政府在国家统一和经济体制两方面的革命性设想来评价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中共和人民政府的执政实践得失中分析这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