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请回答:

              (1)20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行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后共同开展了什么运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






              (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表中所缺内容。

              史实

              结果或意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1999年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 2.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3.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着力进行民主建设。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三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当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在民主建设方面确立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什么?此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请用史实予以说明,并简述其影响。

            • 4. 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 5. 如表为1954年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中央委员阅看的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制化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北京市档案馆

              材料二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在选区划分上,将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实行的意义。

            • 7.

              下图所示,新中国初期两部重要文献的共同 之处在于都体现了

              ①人民民主原则 

              ②社会主义原则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④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 8.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一国际会议中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一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当时的中国

              A.三大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B.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与美国实现历史性握手
            • 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亲自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 10. 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