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体现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请回答:

              (1)20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行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后共同开展了什么运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请指出抗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






              (2)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完善表中所缺内容。

              史实

              结果或意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

              1999年依法治国方略写进宪法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

              抚关

              工人

              文教

              卫生

              私营

              工商业

              少数

              民族

              宗教

              街道

              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材料二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在选区划分上,将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实行的意义。

            • 3.

              政治民主化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这表明苏格拉底已认识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局限性? 

              (2)结合材料二和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4.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告诉我们、权力过于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容易孚致政治上的腐败。唯有分权,才能使民主权利不致流于形式。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确实难能可贵。

                                                         ——贾科、刘树利《谈雅典的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托克维尔将它评为美利坚民族“自豪的想象力的荣誉顶点”,并且解释说:“看到一个伟大民族在立法者通知他们政府的车轮已经停止运转后,仍能稳稳当当,不慌不忙地进行自省,深入检查故障的原因,足足用了几年时间去寻找医治办法,而在找到医治办法时又能不流一滴泪、不流一滴血地自愿服从它,倒使人们觉得这是社会历史上的一件新事。”

                                 ——林国荣《托克维尔眼中的美国1787年宪法与古罗马十二铜袁法之比较》

              材料三  毛泽东在谈到我国的宪法草案时指出:“现在能实行的我们就写,不能实行的就不写。”“这个宪法所以得人心,是什么理由呢”就是起草宪法采取了领导机关的意见和广大群众的意见相结合的方法。这个宪法草案结合了少数领导者的意见和八千多人的意见,公布以后,还要由全国人民讨论,使中央的意见和全国人民的意见相结合。…我们的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我们要统一,也要特殊。

                                               ----张件涛《“三代领导集体”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人首开分权之先河”的表现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利坚民族“自豪的想象力的荣誉顶点”指的是什么,并论证托克维尔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我国立法原则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约翰·赫斯特《极简欧洲史》改编

              请你以材料图示为参照,运用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编写一份类似的示意图(含示意图主题名称),并结合史实对你的示意图进行说明。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39%

              7.39%

              2.27%

              23.86%

              ——北京市档案馆

              材料二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在选区划分上,将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实行的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