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宣传画、宣传标语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舆论造势大力推动思想解放
              B.向共产主义社会高歌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防右更要防“左”
              D.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2.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概况表

              铁路线

              开通公里

              完成年份

              修建国家

              地位

              唐山—胥各庄

              9.7

              1881

              中国

              自办第一条

              满洲里—绥芬河

              1463.8

              1903

              俄国

               

              哈尔滨—大连

              946.5

              1903

              俄国

               

              北京---张家口

              200

              1909

              中国

              中国人设计

              北京—沈阳

              859

              1912

              英国

               

              北京—汉口

              1306

              1905

              比利时

              南北大动脉

              天津—浦口

              1107

              1912

              英国+德国

              南北大动脉

              昆明—河口

              469

              1910

              法国

              西部第一条

              材料二: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

              材料三: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特征。分析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较快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列举三项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现代报刊业发展历程

                        时间

              情况         

              1890—1920年

              1950—1970年

              1978—至今

              代表刊物、创办人

              《时务报》(维新派机关报)、《新青年》(陈独秀);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人民日报》《红旗》(党报党刊)、《文汇报》(综合性日报)

              《人民日报》(党报党刊)、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

              主要内容

              政治色彩浓厚,同时文学期刊、科普类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

              内容更加丰富,但依旧政治宣传方面涉及较多,娱乐题材缺乏

              宣传重点转移到对经济建设的报道中来,娱乐性题材日渐丰富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报刊发展与社会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4.

              对下面中国1949——2008年粮食产量变化图认识正确的是 ( )

              A.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1965年与1962年相比粮食产量的变化标志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1978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是因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1978年后粮食产量的变化与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密切相关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提取两则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流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合理、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 6. (24分)交通工具的变化,是国人对历史变迁的一种记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材料二:“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当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时,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 
              材料三:城市公共交通遇到了一种尴尬,……改革开放初期,非机动车(除了自行车和残疾人用车外)曾一度从城市的马路上消失。曾几何时,……下岗人员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也涌到城市找工作,……慢慢地发展为机动三轮车满大街跑,人力三轮车也卷土重来。
              ——据《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

              (2)以材料二汽车制造业为例,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生产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3)材料三中的“尴尬”指什么?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8分)

            • 7.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一国际会议中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一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当时的中国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
              B.文化领域提出双百方针
              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三大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 8. “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阐述这一基本方针的著作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