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1953-198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对表中增长率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1953-1957年

              1958-1962年

              1963-1965年

              1966-1970年

              1971-1975年

              1976-1980年

              年均增长率

              4.5%

              4.3%

              6.1%

              3.9%

              4.0%

              5.1%

              A.两次下降都受国家政策影响最大
              B.最低值的出现缘于计划经济的弊端
              C.最高值的出现得益于分配制度改革
              D.增长率高低与农业总产值成正比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材料二 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

              ——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材料三 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

              (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6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原因何在?(8分)

            • 3. 14、流行语常常代表社会发展的潮流,下列流行语体现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特征的是(  )
              A.超英赶美
              B.效率就是生命
              C.摸着石头过河
              D.造反有理
            • 4. 2014年1H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热播电视剧《老农民》专家研讨会上,评论家李准认为该剧是“一根真挚的史笔。”“它是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农民的一部命运史。”下列场景有可能在该影片“文革时段”中出现的是
              A.创造小麦亩产过万斤的“奇迹”
              B.在农贸市场上销售农产品
              C.砍掉房前屋后院墙外自家树木
              D.家人在责任田中辛勤劳作
            • 5.

                

            • 6.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 造成图中产值波动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文革动乱扩展到了经济领域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阻碍
              C.经济发展计划指标脱离实际
              D.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时间太短
            • 8. 32、新中国成立,经济建设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破坏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经济建设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对国民经济建设所产生的有利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的不利作用。如图所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制度对经济建设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的理论。(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 10.

              对图中反映的我国经济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受到文革的严重影响
              B.文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
              C.重工业在文革期间依然成就突出
              D.文革对经济发展并非一无是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