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1976年与1966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项目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棉布

              粮食

              增长率

              33.5%

              91.7%

              499%

              146%

              20.9%

              33.8%

              A.“文革”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
              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
              C.“文革”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
              D.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
            • 2.

              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原油

              100万吨

              160万吨

              180万吨

              210万吨

              发电量

              8.7亿千瓦

              15.3亿千瓦

              17.5亿千瓦

              20.8亿千瓦

              铁路货运量

              250万吨

              410万吨

              474万吨

              481万吨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 3.

              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C.私有制与公有制之比
              D.电影观众与电视观众之比
            • 4. 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
              关税壁垒
                  材料一 宋代婚姻往往以金钱论价:“世俗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商较财,仅同贸易。”
                  材料二 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在这种世俗、趋利、乐观、积极的新型社会心态下……成为自身命运与万物的主宰……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 (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平凡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孙少安式的重压”?
            • 5. 中国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艰难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1895—1899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 6.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
              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7.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主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络眠独迟。

                                                                                                                                                               ——[唐]张籍:《贾客乐》

              材料二  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洗,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唐]元稹:《估客乐》

              (1) 根据材料一、二可以得出唐代商人生活状况的哪些信息?

              “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是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曲折历程。

              (2) 你如何理解“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陈寿亭染坊具有的特点。

              材料四 20世纪内地流传的歌谣

              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渡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全民炼钢”“全民经商”分别与当时推行的什么政策或运动有关?分别分析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 8.

              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长期停滞
              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 10.

              据《安义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文革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二十一世纪初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