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事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是(  )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中西部地汉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
              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
              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 2.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D.一五计划的实行
            • 3.

              流行词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放卫星、赶英超美----大跃进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小平南方视察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引自《中国青年报》

              (1)“一五”计划期间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二五”计划期间,“大跃进”为什么最终导致了“大倒退”?

              (2)“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八五”计划期间“小平南方视察”发表了重要讲话,概括这一讲话有何重大意义?

              (3)根据材料,指出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 5. 25、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八大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后来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

               

              B.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C.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弯路,但仍取得很大成就

               

              D.1966—1976年的“文革”,严重干扰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 6. 2014年1H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热播电视剧《老农民》专家研讨会上,评论家李准认为该剧是“一根真挚的史笔。”“它是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农民的一部命运史。”下列场景有可能在该影片“文革时段”中出现的是
              A.创造小麦亩产过万斤的“奇迹”
              B.在农贸市场上销售农产品
              C.砍掉房前屋后院墙外自家树木
              D.家人在责任田中辛勤劳作
            • 7. 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造成图中产值波动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文革动乱扩展到了经济领域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阻碍
              C.经济发展计划指标脱离实际
              D.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时间太短
            • 9. 32、新中国成立,经济建设遭到最严重的挫折和破坏是在(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经济建设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对国民经济建设所产生的有利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对国民经济建设产生的不利作用。如图所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制度对经济建设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的理论。(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