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刺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法律已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已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 孟德斯鸠(1689一l755)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摹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材料四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的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圆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根据材料一,分析黄宗羲主张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进步主张产生的历史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关于国家学说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材料三中盂德斯鸠国家学说与洛克国家学说的联系与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中康有为奏折的主旨是什么?并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新思想的两个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