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材料二 “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

              材料三  自从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说是千差万别。颂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彰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的卑鄙的和无情的背弃。有人在讲到这样两方面极端的评论时曾说:“没有哪一个人像他这样被人说得更好或被人说得更坏了。”也有很多人把克伦威尔说成是好坏参半的人物。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秀的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用克拉兰敦的典型的话来说:克伦威尔是一个“勇敢的坏人”。因为他“既有那么多的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的罪恶,又有些引起若干人长期怀念的美德”。————【英】查尔斯·弗思著《克伦威尔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哪些史实可以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为什么自17世纪以来,对克伦威尔的评价会存在如此巨大的分歧?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 2.

              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在马斯顿草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在就任护国主以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 3. 英国革命中出现克伦威尔军事独裁,法国出现拿破仑帝国,这主要是由于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C.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需要
              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 4.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在领导本国革命的过程中,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克伦威尔在17世纪中期英国革命中的地位,各派的历史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实际上,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转变,克伦威尔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是前后互异的。在革命战争进行之初,……他所起的是革命的作用。然而,在共和制政体成立以后,……克伦威尔已经是“从英国革命中的罗伯斯庇尔转变为英国革命中的拿破仑了”。

                                       ——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近代部分)》

              材料二  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今天得用使它信服的方法。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不同阶段的克伦威尔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英国有哪些共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使用了哪些方法“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在维护本国革命成果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 5.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伦威尔说:“我要把国王连同他的王座一起砍掉。”……由于他的努力,征集了足够多数的法庭成员在判决书上签了名,并亲自签署死刑执行令,终于在1649年1月30日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查理一世死后二个月内,王政废止,上院取消,行政权交于由下院选举产生的国务会议。克伦威尔为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成员中的半数来自下院。一个“没有国王和上院”的一院制共和国诞生了。

              ——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

              材料二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率领一支火枪队闯入长期议会,宣布解散了议会,随后建立了自己的御用国会,成立了护国公政体。……克伦威尔所驱散的长期议会已极为腐败,声名狼藉,它已与资产阶级及人民群众下层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克伦威尔所代表的是英国人民的意愿,是“英国人民通过克伦威尔驱散了长期议会”。另外,保卫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既得利益的需要促使克伦威尔独裁建立。

              ——摘编自张庆海《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克伦威尔为确立其统治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克伦威尔的统治措施进行简要评价。(9分)

            •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 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立法途径与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