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83年11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中说:“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这说明(  )
              A.美苏冷战对峙由苏联挑起
              B.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
              C.美国将苏联视为冷战对手
              D.美国与中国联合对抗苏联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
              第三节 中共政权的演变。
              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
              四、创造两岸双蠃,华人屹立世界
              1.两岸关系的发展
              A.军事冲突时期(38--67年)
              B.冷战对峙时期(68--75年)
              C.交流对谈时期(76年迄今)
              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
              A.国际因素
              B.中共对台政策
              C.台湾内部因素
              3.两岸交流的现况
              4.当前的两岸问题  焦点:统独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3.
              【题文】(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法西斯的反人类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谈谈你对此举的看法。(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做出的努力。其效果如何?(9分)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
              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伊战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3)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频发的亚洲局部战争留给我们什么反思?
            •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摘自《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二: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的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摘自杜鲁门《关于日本问题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45年3月,美日签定《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策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摘自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回答:
              (1)材料一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说的“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变化的恶劣影响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所说的“防区”实际上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参阅下图

              图一 马歇尔

              图二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援助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

              材料二 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任何口岸,对他国入港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不得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势力范围内修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货物,应与对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的铁路运费相等。
              ——1899年美国政府向欧洲、日本列强递交的一项照会

              材料三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四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不断扩军,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中苏边境,对中国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同时,苏联在与美国对抗中显然占有上风,美国则由于在越南的战争无结果而无力与苏联抗衡。……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中国领导人决心结束“文化大革命”以来的自我孤立,愿意获得外国的技术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此外,与美国关系改善了,不仅可以购买美国的先进设备,也便于从美国的西欧盟国和日本进口类似的技术。此外,许多美国人也认识到,与中国恢复经济与文化联系,能够获得市场。
              ——摘编自哈里·哈丁《脆弱的关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美国外交政策出台的经济因素。对比材料一、二,概括美国侵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美国对华政策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好转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轨迹。从中国的角度看,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2009年是中俄(苏)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 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2)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厦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