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北朝鲜军队入侵了南朝鲜。杜鲁门政府认为这是苏联一中国发动侵略的一个典型案例,和之前二战中德国一日本的侵略模式一样。尽管美国军队在那几年正在裁减,但是杜鲁门还是以驻日美军为主,做出了勇敢反击的决定。

              ——基辛格《世界秩序》

                 材料二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实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0月7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方大举进犯,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新中国成就档案

                 材料三 在军火供应方面,美国允许日本恢复军火工业,并将原定用于战争赔偿的850座军工企业交还日本政府为美军生产军火,以补充联合国军在朝鲜境内海量的弹药消耗。从1952年3月8目,日本可以不受限制地生产飞机、舰艇、武器和弹药后,共为侵朝美军提供了价值1.1亿美元的武器弹药。

              ——《韩战60周年,朝鲜战争中的日本参战情况回顾》

              (1)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兵朝鲜的根本目的何在?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影响。材料一与材料二在同一战争上的观点不同的原因有哪些?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萨达姆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伊战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3)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频发的亚洲局部战争留给我们什么反思?

            • 3.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扳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

              材料二 “……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方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尼克松演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  (6分)

              (2)材料二体现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14分)

            •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社会各界一致认为要同苏联竞争,关键要从教育改革入手。以科南特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为这次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南特提出的建立辅导制度、实行能力分组、开办综合中学、实施天才教育等主张,迎合了美国公众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布鲁纳要求按照知识的基本结构来设计课程,把反映各门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作为教材的中心。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诱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十二年后,美国把1969年阿波罗登月视为科技领先的标志和教育改革的成果。

              ———摘编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成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越南战争历时12年,参战美军人数最多时达50多万,花费1 650亿美元,是美国二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遍及美国各地。1969年1月,在尼克松就任总统时,华盛顿上万名群众,高举着“尼克松是头号战犯”“尼克松是亿万富翁的工具”等标语牌走上街头,举行大示威,吓得尼克松只好躲在防弹的“玻璃罩”里发表“就职演说”。

              材料二 2012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28日在华盛顿市区的越南战争纪念墙前发表讲话,反思越南战争,表示要牢记越战教训。他说,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沉痛的篇章之一”。在讲话中,奥巴马强调,美国永远不应忘记越战的教训,战争的代价巨大,更会造成无辜平民的严重伤亡。他表示,战争本身并不光荣,应该受到厌弃。他说,越战的教训包括在派出士兵参战时,应有明确目标和战略,领导人应对国民坦言战争的风险与进展,同时做好撤出部队的计划。

              ⑵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及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8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至今仍然对越战进行反思的原因。(7分)

            • 6. 题: 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1)材料指的是哪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如何?(5分)

              (2) 试对此战争进行评价?(5分)

              (3) 此战争的结果对冷战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 7. 中东地区包括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等17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亿,大多数阿拉伯人。素有“阿拉伯世界”之称。该地区盛产石油,也被称为“石油海洋”。

              (1)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爆发了哪些战争?(4分)

              (2)该地区二战后战争不断,并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的原因有那些?(6分)

            • 8.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

              材料二  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经过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8分)

            • 9.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斯大林就战后朝鲜问题达成“共管”协议。1949年1月,斯大林以防止美国借此攻击苏联并永久驻扎南朝鲜为理由,婉言拒绝了金日成提出的缔结朝苏同盟条约的要求;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斯大林对北朝鲜武力统一计划的态度。朝鲜战争爆发前,斯大林显得十分积极,在物资、人力上给北朝鲜极大的支持和援助。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的反应异常强烈。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贯彻美国意图的三个决议。苏联放弃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成为合法的事实。随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赴朝鲜半岛,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局,大有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气势。但这时苏联却一改支持北朝鲜的态度,召回了苏联军方顾问团,并对中国施加重压,要求中国出兵援朝。中国政府最后决定出兵,除了美国扩大战争给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压力外,还有大部分压力来自苏联。

              ——摘编自黄传荣《朝鲜战争爆发中的苏联因素》

              (1)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参战的原因,并谈谈你从朝鲜问题中得到的启示。

            • 10.

              材料:

                 韩战结束了……而结局就是始终摆在那里。战争的胜负我个人观点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来思考胜负关系。首先是战略企图与图谋;其次是战术作战的能力与体现。战略上,我们当时进入半岛与金日成军队开战,主要战略企图是我们要全部消灭朝鲜军队,维系韩国军队的武装与政权建设。……在战略角度上,我们与中国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战略角度上我们谁都不是失败者。但是,战术角度上,我们的确失去了这场战争。……我们的部队在先期遭受了中国形式的“闪击战”的快速打击。在中后期由于多次指导性失误,使得我们出现了很大的不利局面。……而在战争后期,中国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当时它的国内经济处于刚刚开始的战后恢复阶段,不可能与我们这样的国家相比。因此,选择最后和谈,尽快结束战争是他必须的选择。……当时的处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难以承受的。我们一线部队战损较大,士气不佳,而二线补充军队困乏在欧洲。因此,果断结束战争不给苏联在欧洲有机会,这是我们的意愿。

              ——摘编自迪拉堪贝宁《如何公正看待我们与他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特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