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89年,世界政局深受东西方冲突的影响。美国和苏联这两股新兴势力都试图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又因双方政府构建、经济制度的不同,分歧更加突兀,很快“冷战”局面彤成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两大势力结盟,卷入相互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为了不被强行纳入大国集团体系,那些在二战后赢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国家纷纷投身于不结盟运动中。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冷战支配了战后的重建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冷战,以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宣传战为特征,但在某些地区,冷战也会变热,如1950—1953年间的朝鲜战争,冷战也有升级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破坏力的战争的危险。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1945年以来,人类前所未有地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巨大进展,但是,成果的分配却并不公平,西方工业大国从中获取绝大部分财富。于是,世界政治的冲突不再是东西方之间,而是南北区域之间、贫富差距之间的冲突。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冷战”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影响。(5分)
              (2)材料三中“南北区域”之间的冲突指什么?导致“世界政治的冲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4分)
            • 2.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7年3月克莱顿就提出过一份备忘录,建议美国立即行动起来,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填补西欧的权力真空。二战后初期美国人认为,欧洲必须具备自己的运输能力。为此克莱顿建议美国将战后过剩船只出售给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海商国家,将它们的商船恢复到战前水平。克莱顿还说:“我们的资源和生产能力足以(向欧洲)提供其所需的所有帮助。问题是我们要组织好我们的财政政策和国内消费,这样就能从我们庞大的生产中拿出足够的过剩必需品,通过税收而不是增加债务,征购这些过剩产品。” ——整理自《克莱顿与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美国“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的原因有哪些?(8分)
              (2)材料中欧洲面临的问题是通过什么方案解决的?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7分)
            • 3.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下图是1945年以来,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版图变化的原因。(9分)
              (2)谈谈你对德国版图变化的认识。(6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一种”
              材料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反对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三:“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咨文(节选)
              (1)材料一二中“两种生活方式”、“少数武装分子”和“外来压力”是指什么?
              (2)材料三当中“转折”是指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转折”?
              (3)杜鲁门咨文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何影响?
            • 5. 下面是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责任的不同看法:
              观点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责任。
              观点二: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回答:根据你的理解,你同意那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 6.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能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的犹太国、犹太独立国家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规定阿拉伯、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公里,阿拉伯国11000平方公里(分三块,有走廊联结)。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_________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决议(1947年11月)
              请回答:
              (1)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是什么时候取得的?
              (2)概括出上述决议的基本内容。
              (3)上述决议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你认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巴勒斯坦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的原因何在?
            • 7. 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我们的外交政策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有人认为,为了“帮助”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在军备控制谈判中做出让步,这种意见是彻头彻尾的胡说。
              ——尼克松《1999年·不战而胜》
              请回答:
              (1) 尼克松认为,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不能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其根据是什么?
              (2)尼克松称对苏联的“让步”主张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其理由何在?
            • 8. 1990年苏联剧变前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的多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支持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在5%~20%之间;高达80%的人民都希望坚持社会主义。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说说你的看法和认识,说说你的理由。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各缔约国都认为,在本条约区域内使用武力进攻的手段对任何缔约国……进行的侵略,都会危及它自己的和平和安全……
              此外,美国代表团在签署本条约时提出以下条件:“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意义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
              材料2: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又陷于越战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作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为了调整对外战略,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1973年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从越南撤走侵越美军;二是开始同中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对外政策》
              请回答:
              (1)从材料1中我们可以看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主要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促成的?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 10.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应属于“特种战争”还是局部战争?
              (2)图二反映了越南战争的什么问题?
              (3)图三对越南战争的结局有何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