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构成两国人民愿望永不再投入彼此之间战争的象征。我们业已决定采取协商的办法来处理可能有关我们两国的一切其他问题……从而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

               ——《英德宣言》(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

                 材料二  他(希特勒)还同尚未准备好与德国作战并对西方失去了信心的苏联达成了协议。苏联正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诸国和芬兰的部分领土。在希特勒入侵波兰时,苏联也发动了他们自己践踏《凡尔赛和约》的战争。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 文明史(第三版)》

                 材料三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1)请写出材料一中“协定”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协定是否“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4分)

              (2)希特勒与苏联达成的“协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愿意达成此协议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黑兰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2分)

            •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地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回到伦敦,站在唐宁街10号的阳台上对群众说,他“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了”“这就是我们和平时代的和平”。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四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    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推行什么政策的产物?(2分)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张伯伦真的给英国和欧洲带来了和平吗?为什么?(2分)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5)依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轿事变。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2年,美、英、中等26个国家签订反对德、意、日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012年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讲话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战胜国做出的裁决”,重申“侵略定义未定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摘编自《中日关系大事记》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两个角度,说明2015年中国政府高调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角度明确,史论结合。)

            • 4.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场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中国战场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材料三 二战时期中美英三国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情况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多万人

              62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以上材料均选自《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假设的结局,这一结局没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

              材料二  1943年,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

              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四国宣言》签署的主要目的。

              材料三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新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处理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 6. 中日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一直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状态中,循着历史的轨迹揭开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我们今天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 年8 月7 日,日本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国际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 7.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 8.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43年11-12月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战后应该建立一个可以称为“四警察”的国际组织,由美苏英中四国组成,“有权力及时处理任何对和平的威胁和需要采取行动的突发紧急事态”,“如果(对和平的威胁)来自小国的革命和动荡,可以采取防疫隔离的办法,封锁问题国家的边界或实施禁运。……如果威胁较为严重,四大国可以充当警察的角色,向问题国家发出最后通牒;如果遭到拒绝,则可以对该国立即进行轰炸,甚至可能发动进攻。”如果对和平的威胁发生在欧洲,美国国会可能不允许美国派陆军到欧洲,但“美国可以派军舰和飞机,而英国和苏联则可提供地面部队”。

              ——王立新《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规划:联合国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的主张并简析其提出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罗斯福的主张。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滇缅公路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腹背受敌,溃败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 10.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

              地中海方面: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

                                        ——朱贵生 王振德 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