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战中,对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C.协约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D.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 2.

              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某一年的欧洲形势图。以下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一年之前的是


              A.英法策划慕尼黑阴谋
              B.英法苏构建欧洲集体安全落空
              C.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
              D.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3. 某条约有如下规定:“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该条约(  )
              A.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真正的保障
              B.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德之间矛盾
              C.使德国立即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D.减弱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信任
            •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日本根本上是一个海洋帝国,战争能力依赖于大量海外物资的输入包括石油、钢铁、焦炭和橡胶等,此外,为了粮食供应,日本也必须输入其食糖和黄豆的大部分,以及20%的小麦和17%的大米。但当日本投入战争时,其商船总吨数却只有600万吨,比英国在1939年开战时的数量1/3都不到。而且日本尽管已有两年的欧战教训和其本身的扩张计划,但对于航运保护组织却几乎是一点都没有,仅当其船舶已经受到重大损失之后才开始认真努力以求弥补,却已经太迟。战争初期,日本的潜艇集中于攻击军舰,美国的潜艇却以攻击商船为主,且以日本油轮为主要目标,其结果是日本的主力舰队为了接近石油产地而被迫留驻新加坡,至于在国内,由于燃料的缺乏,无法获得适当的训练飞行,遂使飞行驾驶员的训练大受影响。对于日本的最后崩溃,这些是重要的因素。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认为日本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 5. 那个臭名昭著的阴谋想牺牲一个小国的利益来保全大国的和平,结果那个叫希特勒的纳粹分子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这句话中“很好的一课”是(  )
              A.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党
              C.英法遭到法西斯侵略
              D.纳粹德国突袭苏联
            • 6. 德国进攻波兰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强调的是(  )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的灭亡更有利于英国均势政策的实现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的国力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 7.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击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

              材料二  1943年,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

              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四国宣言》签署的主要目的。

              材料三  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用生命和鲜血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新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3)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两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处理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 9. 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困境,战争不再是运动战,而是“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逢。到第二年2月,终于出现了结局。这一战争“结局”的直接影响是
              A.苏德战场局势发生根本转折
              B.导致德国战败投降
              C.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境地
              D.德国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
            • 10.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38年,从纳粹德国传来一条惊人的消息: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足以毁灭一座城市。为逃避德国法西斯迫害而移居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推举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建议制造原子弹。罗斯福采纳了建议。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加速了研制原子弹的进程。1942年开始实施以“曼哈顿工程”命名的庞大计划。 1945年 7月 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何青青《美国原子弹研制内幕》

              材料二    罗斯福时期的远东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在雅尔塔协定上,由于太平洋战场日益增长的美军伤亡人数,苏联出兵远东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美国的利益……7月17日波茨坦会议上,杜鲁门明确表示:“因为现在已发现了一种力量与性质都是全新的武器,以致我们不需要俄国人了,也不需要其他任何国家”。他还在1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在俄国人参战前日本人就将彻底失败;我相信当曼哈顿(原子弹)出现在它们本土上时肯定会如此。”

              ——戴超武《美国结束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与原子弹的使用》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进行原子弹研制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原子弹研制成功对美国远东战略的影响。(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