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儒学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 《饮冰室书话》

               材料三过去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就是国学。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可是。百余年来,国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原因之一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                                                                                      

               材料四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老子》、《孔子》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那时有人出来讲《论语》,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而是给孔子戴上一顶“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的帽子。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           

                                                                                                                                                                     ——解玺璋《大众史学,复兴还是商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发展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在西汉、宋朝时期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近代以来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

            • 2.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起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的侧重点则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

              材料二 突破与创新
              在民主政制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交付给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在他看来,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人们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联系与区别

              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从根本上是正相对立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家往往在强调“民本”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因此,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者同时也是君主主义者。

                       ——俞可平《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至于民主共和之新政体,以理论言之,与我先民以往政治理论及政制精神靡(无,没有)不合。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原因。

              (2)材料二在“民”的认识上有何突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宾诺莎的思想在18世纪晚期的美国是如何体现的?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其中民本和民主思潮的“实质性的区别”,选择材料三中的任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

              材料三:“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 朱子语类》卷十三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孟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得民”?)

              (3)材料中朱熹所谓的“天理”指的是什么?朱熹这一思想有何消极影响?

            •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世济民的情怀,“老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1)根据材料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2)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环绕)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同意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请回答:
              (1)三段材料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典型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二人的思想在哪个方面存在明显矛盾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可能是谁的观点?其代表作品有哪些?他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举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人类前进的行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三字经》


              材料二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无形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清之际儒学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所学,概括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进步思想主张及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所学指出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有何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