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二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

              ——邹容《革命军》(1903年)

              ⑴你认为材料一中的“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根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杰出之处。

              ⑵宋恕、邹容论述华盛顿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 2. 【加试题】材料一:华盛顿被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满智慧和奋斗,他抛家别业,投身争取民族独立的战场,引领北美人民度过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谱写出壮丽的历史篇章。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濡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3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异同。(7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送封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土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按华盛顿异人也,其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材料三:列宁说: “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并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4分)   

              (3)拿破仑是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请以拿破仑采取的内外政策为例,说明“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是“彼此相容”的。 (4分)

            • 4. (10分)

              材料一  顿既定国,谢兵柄,欲归田,众不肯舍,坚推立为国主。顿乃与众议曰,得国而传子孙,是私也。牧民之任,宜择有德者为之。               

                      ——徐继畬《瀛环志略》

              材料二   倘若从滑铁卢的局部瞻望全欧洲,似可看出拿破仑失败的偶然因素只带有战术意义,并不能改变整个战略走向。当时,连续26年的战争已使疲惫不堪的法国无力对抗整个欧洲的进攻,拿破仑即使在滑铁卢打赢,也会在别的地方输掉,幸运之神再眷顾拿破仑,最多也只能给他拖延一点时间。                     

                                                               ——张立宪《感念滑铁卢》

              材料三  盖拿破仑与华盛顿,皆近世史中之大伟人,一则牺牲己身,而造美国千年之基础,一则席卷欧洲之天地,而唱霸于一时;一则功成名遂而退,一则身败名裂,死于一荒岛之中,而为世人所痛惜。盖二人之成败虽不同,而为绝世之事业则一而已。

                                                               ——福山义春《华盛顿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华盛顿的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

              (2)材料二认为拿破仑失败是迟早的事,这是为什么?(3分)

              (3)指出材料三中作者评价两位历史人物的角度,并分析导致两人最终结局不同的原因。(4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英国尊贵的先生们不剥夺美洲的自由就不满足的时候,看来有必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开这一打击,并维持我们祖先给我们的自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毫不犹豫地拿起武器;但是拿起武器应该是最后迫不得已的手段。          

                                                                                           ——华盛顿

              材料二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正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又结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它的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就更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甘地把他的非暴力原则看作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因此他宁愿停止不合作运动,也不允许群众破坏他的“非暴力”原则。

                                                       ——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三  印度的背景传统以及当时的条件,非暴力是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印度人民被解除了武装,不知道如何使用武器,既缺乏从事有组织的暴力的物力,也缺乏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暴力方法反抗英国是愚蠢的,会遭到英印当局轻而易举的镇压,而恐怖主义的暴力行为则是政治不成熟和破产者绝望情绪的表现,不可能动摇强大的有组织的政府。

                                             ——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印度民族民主运动方法问题上的分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华盛顿对英王的态度,并概括北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 。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这种方式在发动民众的斗争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阶级属性和斗争对象方面指出华盛顿和甘地领导的斗争的共同之处。

            • 6. 华盛顿为自己的母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被美国人民尊称为“国父”。拿破仑十九年征战沙场,从土伦到滑铁卢,孤身一人扛起法兰西的大旗,为法兰西树立了“我们曾君临世界”的民族自尊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2年5月,刘易斯·尼古拉上校致信华盛顿:“那种把我们从难以想象的困难中引向胜利的才能,那些得到军队普遍尊重和崇敬的品格,定能引导和指导我们在和平的道路上前进。有的人把专制与君主政体混为一谈,觉得很难把它们分开。因此,我所建议的政体的首脑有一个显然较为温和的称号,但是一旦其他问题都得到解决,我认为很有理由采纳国王的称号。”华盛顿回复:“我非常吃惊地阅读了你要我深思的意见,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战争中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有像你说的军队中存在的那种想法使我更痛苦。我不得不怀着憎恶的心情看待这种想法,并给予严厉的斥责。

                                                     ——摘自乔治·华盛顿著《华盛顿选集》

              材料二   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也知道是他决定着一切国家大事,他的同僚们实际上不过是他的下级。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1)华盛顿和拿破仑都具备了称王或称帝的条件,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同条件。二人作出不同选择,对两国的政体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

            • 7. 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上,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作出了历史贡献。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碑上的赞词:“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割据雄于曹刘(曹操、刘备)。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僣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尚见其画像,气貌雄颜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

              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材料二 如果人民的意见认为,宪法上的权限分配或限制,在某一特定方面不合理,我们应当照宪法所规定的办法予以修改。但我们不可用僣权(意为采用篡权等不正当手段)的方式与已更改。……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我们真正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的同盟。

                请回答:                             

              (1)结合华盛顿一生的主要活动,说明材料中华盛顿“起事勇于胜广”、“不僣位号”、“公器付之公论”、“不传子孙”的说法。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思想?这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8. 捍卫民主的方式有多种,“独裁”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

              (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

            • 9.

              材料一:当刘易斯·尼科拉上校在1782年写信劝华盛顿担负起合众国国王的责任的时候,他回信说:“在整个战争的进程中,没有比部队中有你讲的这种思想使我更痛苦的事情了……我憎恨并强烈谴责这种会毁灭我的祖国的极为有害的观点”,答复他不能领导将会“造成国内动乱和以流血告终的行动。

              材料二: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尚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害。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华盛顿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华盛顿进行全面的评价。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指华盛顿)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名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1)据材料一尼古拉上校给华盛顿这封信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致信劝告持何态度,为什么?华盛顿所指出的“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拿破仑称帝后)再没有一个法国人像居住在维也纳的天才作曲家那样具有大丈夫气概地提出抗议了。这位作曲家曾创作了《英雄交响曲》,并以宏伟的共和主义气魄,言简意赅地题上“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题字。当这位音乐大师听说了以往崇拜的英雄如今已戴上了皇冠时,他破口大骂这个叛徒和暴君,并把他的题词撕了个粉碎。多年以后,他把这一不朽杰作题为:纪念一位伟人。

              ——(英)约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2)贝多芬为什么要创作《英雄交响曲》并献给拿破仑?后来为什么反对拿破仑,并骂拿破仑是叛徒和暴君?为什么贝多芬后来还把拿破仑当做“伟人”来纪念?

              材料三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3)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