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保护本国工业,便先要有政治力量,自己能够来保护工业。中国现在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不但是不能保护本国工业,反要保护外国工业。……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专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是解决不通的。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的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四讲》
              【材料二】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自始至终都看得最为重要的思想。……民生主义之所以占有如此突出的位置,首先是因为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和要求。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活动置于世界范围,从宏观角度去认识中国问题的“真解决”,适乎世界潮流的大趋势,摒弃“荒岛孤人”式的封闭,吸取国外的先进思想,而又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走自己的路。……孙中山的革新开放主张和经济社会发展方案,今天依然具有借鉴作用。……孙中山研究忽悠持久普遍的社会意义。他的思想和实践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涵盖了海峡两岸,成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旗帜。——张磊 张苹《孙中山传》
              请回答:
              (1)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后来有什么新发展?(3分)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为实现民生主义所要采取的政治主张。(1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什么最看重“民生主义”?(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特征。(2分)
              (4)孙中山研究一直是学木界的热点,今天我们研究孙中山的思想理论,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2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耳其政府采取了限制外国资本的政策,它用赎买的方式将一些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外国企业,如铁路和公用事业部门收归国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第一批国营企业……
              ——摘自高等教育·专业基础教材《西亚病夫的崛起》
              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材料二  1924年,他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后来他又说:“中国今日单是节制资本,仍恐不足以解决民生问题,必要加以制造国家资本,才可解决之。”   
              ——摘自《孙中山国家资本思想及其对南京国民政府国有经济政策的影响》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土耳其改革经济政策产生的原因及成效。(6分)
              (2)概括材料一、二思想的共同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10分)
            • 3.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麟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相比“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辛亥革命更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入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柑代意识。随着帝制的取消,附生于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等等。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清国巨命领袖孙中山"——“身材纤细、体形矮小,具育学者风度”。多少年来他一直都是滞清王朝统治者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他的头颅就磷大清政府重金悬赏,然而他却能一次次逃脱大清政府编织的追捕网,并且悄无声息地周滞世界,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他的梦想,建立一个共和制的新中国”。 
              ——摘自1911年10月14日的《纽约时报》

              (3)《纽约时报》记者对孙中山革命持什么态度?你从材料三中获得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