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在金字塔内可以长生不老
              B.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建筑水平的高超
              C.埃及文明的伟大与不朽
              D.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遗产研究专家罗哲文说:“中国的世界遗产,是老祖宗和天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只有热爱、保护它们的责任,没有漠视、破坏它们的半点理由。”

                                                                                                                                    ——《世界遗产在中国》

              材料二:从远处眺望,卫城建筑群宏伟壮观;建筑群体重点突出,巴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宏伟壮观,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由于各个建筑体量大小对比恰当,造型处理恰到好处,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达到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组成统一和谐的效果。加上在建筑布局的安排上巧妙地利用地形,使得每一景物都各有其最佳透视的角度,这样观察者无论是在山上还是在山下,都可以看到较为丰富完美的建筑的艺术形象。 

              材料三:(如图)建立于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斗兽场坐落在埃斯奎利尼山上,是罗马的标志性建筑。……罗马斗兽场气势非凡,就其规模和科学合理的设计,足以与现代的体育场相比。尽管经历了世事沧桑,斗兽场留下的是一个残存的遗址,但我们仍然能从这片遗址上看到当年斗兽场的繁华,感受到两千年以来保护这片遗址的艰辛和良苦用心。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罗马》 

              材料四: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也曾主管圣彼得大教堂建筑的贝尔尼尼设计。广场以1586年竖立的方尖碑为中心……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在长圆形广场的长轴上,方尖碑的两侧,各有一个喷泉,它们显示出广场的几何形状。在广场中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顶,它向人们指示了一个观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多少弥补了一点因大教堂前半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人们在一定距离内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顶的缺憾。贝尔尼尼说,柱廊像欢迎和拥抱朝觐者的双臂。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是“老祖宗和天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2)根据材料二,概况雅典卫城的建筑特点。建筑此城的宗教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大斗兽场是如何把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的?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所指教堂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什么?设计者是谁?根据材料四分析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的设计体现了怎样的寓意?

            • 3.

              【加试题】陵墓反映了古人追求生命的永恒,也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四海一统”的政治格局。

              秦文化具有鲜明的集权主义倾向,对稳固秦朝封建政治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来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文化追求浩大,追求奢华,使秦王朝兴建了不少浩大的工程。这些工程一方面加强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的统一,客观上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另一方面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据梁澄清《秦文化与当代中国》和黄栋法《秦文化重要特征探析》整理

              (1)请指出材料一所体现古人的生死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遗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秦文化的内涵,并指出其具体表现。 

            • 4.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多主张广土众民,秦汉至唐宋的统治者及思想家也大多热衷于此,他们往往主张人口愈多愈好,把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国家强盛的标准,因为无论从生产的发展还是国家赋役来源看,人口和土地都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因而,提倡与鼓励人口的增殖长期占据中国古代人口思想理论的主导。到明清时期,人口急速增长,社会问题日多,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观察与思考,其中的典型是清代学者洪亮吉。他指出:“治平(即社会安定)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五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止增二十倍焉。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巳不足,何况供百人乎?”。

                                              ——摘自裴倜、王冲《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及其规律》

              材料二  进入近代,随着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加剧,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人口问题也日益尖锐。有识之士始终关注人口问题,提出一系列主张。薛福成出使英、法等国后,改变了原有的“人多致贫”的观点,认为西欧人口密度虽大于中国,但因能开辟生财之源,所以无人满之患,主张学习西方善用机器的殖财养民之法。梁启超也主张“即使无外界之侵入,而生齿目繁,人满为患,犹且非兴新业,不足以相周相救”。“尽地力者,农、矿、工之事也。”如能采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地力,“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他认为早婚有五害:“害于养生”、“害于传种”、“害于养蒙”、“害于修学”、“害于国计”,认为愈文明愈晚婚。严复从物竟天择的观点去理解马尔萨斯人口论,认为种族竞争主要是质量而非数量的竞争,中国人口量多质劣,难与西方抗衡,主张变法,提倡优生。

                                                   ——摘自李竞能《中国近现代人口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洪亮吉人口思想与中国古代主流人口思想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人口思想得以发展的原因。(11分)

            • 5.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艺术宝库,它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帮助(  )

              ①艺术    ②手工业   ③军事   ④阶级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加试题】(10分)布达拉宫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和文物宝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布达拉宫与清康熙帝:布达拉宫保存着皇帝敕封历代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宫中还保存着康熙皇帝专门建造作坊,费工一年才织成的大型锦绣幔帐一对,这份贵重的礼物只有在达赖坐床和亲政大典时才隆重悬挂出来;五世达赖圆寂后,布达拉宫再次扩建,康熙帝特派114名汉、满工匠进藏,参加扩建工作。

              材料三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纪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 这三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两幅图片之间的历史联系。(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的边疆民族政策及西藏与中央的关系。(3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4分)

            • 7. 秦长城,隋大运河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两项伟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们的问世

               

              A.折射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
              B.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优越性
              D.显示岀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
            • 8.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因佛教而发展的艺术有( )
              ①话本②绘画③北方民歌④石窟造像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 9. 中外历史上的伟大工程是世界人民智慧的结晶。

              (1)战国时期,李冰修筑的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________。

              (3)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著名的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 10. 奥斯维辛集中营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欧洲各地来的犹太妇女、男人和儿童被押解到奥斯威辛一比肯奥死亡营。……到达后即被谋杀的人数大大高于作为囚犯送到集中营去的妇女和男人的数字。据美国历史学家劳尔一希尔贝格推测,在奥斯威辛一比肯奥集中营存在的五年中,因疾病被处决,被毒气室大批谋杀而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
              --[德]古德龙•施瓦茨《纳粹集中营》
              材料二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法隶,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在馆内耸立着奥斯维辛纪念碑,并在周围划定了一个默哀区,以示对死难者的深深哀悼。馆内陈列着绞死集中营头目赫斯的绞架以及法西斯潜逃时来不及运走的2吨头发和一些饰物、用具乃至儿童靴鞋等遗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表示,希望这种丧失人性的卑劣行径以后永远不要再重演。
              --胡德坤主编《世界遗产》
              材料三  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说明其实施暴行的理论根源。
              (2)1947年,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符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哪些标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记者所述言论的含义。我们可以从勃兰特下跪这一事件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