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
              A.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C.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 2.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
              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 3. “ (唐 )初 ,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高宗时“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 下”,下设吏、兵、户、刑、礼等房分理有关政务。根据上述材料,唐代前期的“政事堂”(  )
              A.始终都是二省议事机关
              B.促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C.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
              D.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 4. 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
              (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掾”,吏)訓
              (刑讯)蜜衿(蛮荆)。
              (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
              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
              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
            • 5. 宋代有个叫钱昆的少卿,世代都是余杭人。余杭人喜欢吃蟹。钱昆曾经要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当州官,別人问他想到哪个州去?钱昆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沒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这讽刺了宋代(  )
              A.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
              B.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C.重文轻武的政治原则
              D.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 6.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时,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即位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说明(  )
              A.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
              B.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
            • 7.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事实(  )
              A.不断变化的人才标准
              B.不断变迁的统治模式
              C.不断改变的社会形态
              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程
            • 8.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我国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血缘宗法制度下,人们非常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风俗流变》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进步,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三: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毛泽东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家庭关系、政策角度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回答1—2题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主张属于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利制约权利,以下关于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职权牵制与监督和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动是
              [     ]

              A.三权内容不同
              B.对社会影响不同
              C.本质目的不同 
              D.产生时代不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