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孔子非常崇拜“制礼作乐”的周公。春秋时,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

              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解决现实问题
              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
              D.重回远古社会
            • 2. “一个智者应当在所有正常和生活遭遇中追求道德,尽可能的了解并遵守古代礼仪.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他都应是仁慈、明智、勇敢的.他应当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低下的人区别开来.”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普罗泰戈拉
              B.老子
              C.孔子
              D.苏格拉底
            • 3.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 4.

              2016年里约奥运会近日闭幕,中国金牌榜位列第三。中国古代体育的竞技性比较弱,特别是唐代以后。射为六艺之一。“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中国_______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

              A.先秦
              B.商周
              C.唐朝
              D.明朝
            • 5.

              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其国人为己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政治主张
              D.公民意识
            • 6.

              材料一: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 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

              “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年1月31日《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7. 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

              选项

              名著

              社会特征

              A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礼崩乐坏,诸侯割据

              B

              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理学虚浮,脱离实际

              C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内忧外患,求变图强

              D

              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列强环伺,民族危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