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分)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人民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创建资本主义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分别列出三国几经探索后形成的最终的政治体制形式及标志政体形成的法律文献。德意志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的变化与三国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政体及文献:

              (2)异同点:

              ①相同:

              ②不同:

               

            • 2.

              (28分)某同学在探讨以“宪政建设”为主题的问题时,得出了“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宪政建设中也贯穿着各种势力的妥协”的结论。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选举”即“选贤举能”。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列举三个近代欧美国家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献及确立的政体。(9分)

              中国古代有哪些“选举”制度?(4分)中国古代“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有何根本性差别?(4分)

              (2)英国“光荣革命”是妥协的典型,有的史学家称中国辛亥革命为英国版的“光荣革命”。 在“光荣革命”和辛亥革命中,各种政治势力是如何实现妥协的,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8分)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对“宪政建设”有何认识?(3分)

               

            • 3.

              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

              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二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  宪法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1分)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利?(3分)这一法律文件出台后,英国逐步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分)

              (3)材料二中,美国建立上图体制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

              (4)比较材料二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德国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中具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 4.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西方代议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近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是哪个国家?(1分)这个国家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什么事件之后?(1分)以什么文件的颁布为标志?(1分)议会制度在这个国家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1分)

              (2)代议制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的表现形式分别是什么?(3分)

              (3)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它的实质是什么?(2分)

               

            • 5.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全文共63条。第1条规定,教会享有自由选举教职的权利。第2条规定,国王的直接封臣继承封土时应蚋继承金的数额。第12、14条规定,这些人(指封臣)在何种情况下应纳协助金和盾牌钱,并说明如无他们同意,不得再额外征收。第13条保证给予伦敦及其他城市以自由。第15、16条规定,不得向他们(指农民)征收额外的协助金及强迫服军役。第39条规定,“除非经过由普通法官进行的法律审判,或是根据法律行事;否则任何自由的人,不应被拘留或囚禁、或被夺去财产、被放逐或被杀害”。第34条规定,今后不再发出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视的令状,以免使封建主的此项司法权利遭受损害。第61条规定,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大宪章的执行,他们在发现国王有违反情况时,可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在内胁迫他改正。

              ——《自由大宪章》

              材料二

              1.凡年满二十一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囚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

              2.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用其投票权利。

              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限制——使各选区得选拔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

              4.议员支薪——以便一个诚实的商人、工人和其他等人,能离职充当其选区的代表,为国家的利益服务。

              5.选区平均分配——按照选民人数产生代表,不让小的选区侵占大区的选票。

              6.国会每年改选——此系防止发生贿赂与恫吓事件的最有效办法,因为七年一次的改选可能使某选区被收买(即使采用秘密投票)。但每隔十二个月收买选区一次(在普选制度下)恐无人有此财力;而且议员的任期既为一年,就不能像现在这样公然违抗和出卖选举他们的人。

              ——《人民宪章》(1837年)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自由大宪章》与《人民宪章》有何不同。(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英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特点。(8分)

               

            • 6.

              (28分)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   8分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并指出建立代议制的不同方式。 8分

              (3)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8分

              (4)你认为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中,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地方?请说明。  4分

               

            • 7.

              (19分)“传统与变革”的主题几乎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对矛盾能否处理好,直接关系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善于变革,当他们发现只有推行变革才能更好地尊重传统时,他们就放弃旧的阵地,接受变革,去尊重新的传统;他们在推行变革时,又以维护和尊重传统为已任。……以传统在外壳上的完整延续和内涵上的不断更新,英国形成了以退和的改革与合理的妥协为特征的政治文化特色,即“在冲突中达到融合”的渐进模式。……“光荣革命”后,英国再没有发生过政治革命……近代以英国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社会进步,无不是与温和、渐进的改革联系的。

              ­——摘自《英国渐进式发展道路的启示》

              材料二  所谓阳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温和而耐久;而闪电则指法国革命之特色,爆发于黑暗,电闪雷呜,暴雨如注,照亮并荡涤旧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回归黑暗。……1787年美国建立的宪政制度,从历史说,与其说是与以往冲突一刀两断,不如说是诸多传统因素的综合。总统为民选,为民主制之大陆,然而总统执行权之集中,则可使人想起历史上的首王与君主;国会一分为二,参议院如贵族制,众议院则回归民主制;最高法院大法官干脆与民主制绝缘,由总统钦定,且终身任职,有如罗马元老制之予遣。这是个民主、贵族、元老、君主四合一的制度,不今不古,只能称“复合共和制”。而在法国,“共和”则仅仅理解为君主制的对立面,以一根腿的“民主”踢翻四个脚的“共和”。议行合一,“金鸡独立”。单一民主爆发为千均霹雳之“闪电”,复合共和只能集束为冬日之一缕“阳光”。

              ­ ­——摘自《阳光与闪电——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启示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2分)请结合史实说明之。(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和法国革命中对待“传统与变革”方面有何区别 ?(8分)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英美式的“阳光革命”和法国式“闪电革命”对其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

               

            • 8.

              (34分)人类文明是多元、平等和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就是当时希腊人已知世界的历史。比希罗多德晚出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一部当时中国人已知世界的历史。

              (1)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学著作记述的共同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他们这样记述“世界历史”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在欧风东渐的历史大潮中,西洋历法逐渐以各种途径进入中国人视野和日常生活之中。魏源较早地接受了西方传过来的“地球”和“经纬度”等概念。1877~1882年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对日本放弃沿用千年之夏历遽然改用阳历的做法颇不认同;十几年后,遍历亚欧美三大洲的黄遵宪,既认同阳历优于中历但又以为历不必改。1896年,开明的知识分子、近代出版家高梦旦从世界大同的国际化视角倡导改历。1897年,在思想界引领风骚的梁启超著文《改用太阳历法议》,大力鼓吹改历。1907年,在日本研修经济学的孟森发表《历法议》,从统计学角度论证阳历之便利,提出改用阳历的主张。民国肇建后历行改历,阳历最终成为全国一体遵行的官方历法。1912年8月,《教育杂志》发表文章,呼吁教育界应承担起引导民众改变旧思想、旧习惯以适应新历法的责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从晚清到民国西方历法在中国传播的变化历程。(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语言表述符合学科用语。】

              材料三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穆罕默德·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

              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

              明治政府引进西方技术设备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一国两制

              拿破仑《民法典》

              法国1875年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1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9.

              阅读材料: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请回答:

              (1)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9分)

              (2)试分析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9分)

               

            • 10.

              《城市之羞》是“黑幕揭发运动”中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作者是被誉为“耙粪”英雄的林肯·斯蒂芬斯,1901年他受邀担任《麦克卢尔》总编辑,在1902~1903年间,实地调查了圣路易、明尼阿波利斯、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和纽约等地的政治状况,残酷的现实触痛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他连续在《麦克卢尔》发表的六篇文章,这一系列文章在1904年汇总,以《城市之羞》为名结集出版。《城市之羞》把矛头直接指向政治腐败,对政党党魁和企业主勾结控制政府、行贿受贿、践踏民主、甚至有组织犯罪等现象予以曝光。文章材料丰富详实,而且“指名道姓、写出具体日期、贿赂的金额、讨价还价和最后分赃的数额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呼唤公民自身,拯救道德沦丧”,“为自治而斗争”。这部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美国城市的政治改革和市政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城市之羞》对哪些政治腐败现象予以曝光?(9分)

              (2)《城市之羞》是“黑幕揭发运动”中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黑幕揭发运动”有何影响?(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