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

            •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9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

            • 3.

              19世纪末,严复为中国引进了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他腰斩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形成《天演论》,在翻译过程中加进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第一大潮。严复的学说一度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唤醒国人救亡图存
              B.洋务思潮破产,维新思潮兴起
              C.《天演论》的科学性
              D.保持中华民族优越性的需要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4年,华兴会联络会党一致同意举行反清起义。由于这是首次起义,缺乏经验走漏消息,起义很快遭到失败。宋教仁为此而十分悲痛,在途中写下了一首长歌:“展支那图以大索兮,无一寸完全干净汉族自由之土地。拨发长啸而四顾兮,怅怅乎如何逝。则欲完我神圣之主义兮,亦惟有重振夫天戈。”

                 宋家世代书香,不仅有读书习儒的传统,而且还有着或隐或显的反满意识。宋教仁的哥哥宋教信与当地会党、绿林交往很多,而会党除了互相扶助的宗旨外,常保有浓厚的反满意识。后来,宋教仁参加华兴会组织起义时,就借重了他哥哥与会党的关系。此外,伟大楚国诗人屈原的事迹也深深影响了这位意气焕发的潇湘青年宋教仁在第一次革命起义失败后,途中所写长歌便是模仿楚辞而成。宋教仁的笔名“渔父”也取自屈原作品中的一篇,可见他对屈原的敬仰。在日本,宋教仁还在他所创办的杂志的创刊号上,刊用皇帝肖像并予题词,以示对清朝的不满。

              ——摘编自刘芳《宋教仁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归纳宋教仁的政治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教仁的政治思想。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产重混乱和舞弊现象。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改革。1805年,英国财政部首先设立了一个地位相当于副大巨的常务次官,主持日常工作,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政党更选而更迭,“改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分由此开始,文官制度也因此而奠定雏形。1853年,从东印度公司开始的通过公开考试来录用职员的办法逐步在政府各部推广,建立了官职考试补缺制度。这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基本形成。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枢密院令,确定了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英国公务员制度因此而正式诞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以孙中山“五权分立”的政治理念为基础,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绪法》、 《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铨叙(审查考核)。……1935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珠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l月出版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背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 6.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7.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 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归纳严复的救国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