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0年12月21日光明网发表《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
              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 2.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四 “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2分)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4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2分)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2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与材料三中反映的情况有何关系?(2分)

               

            • 3.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

              收入

              支出

              田赋                        25088000

              漕粮                        6562000

              盐税(包括盐厘金税)        13659000

              商品厘金税                  12952000

              关税(1893年)              21989000

              地方关卡收入                1000000

              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  2229000

              杂税、捐纳和“贡献”等      5500000

               

               

               

               

              合计                        88979000

              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  19478000

              海关行政费用                2478000

              公共工程                    1500000

              现代化军队、沿海防          8000000

              满洲防务                    1848000

              甘肃和中亚的民政和军务支出  4800000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           10000000

              铁路建设                      500000

              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      1655000

              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        36220000

              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            2500000

              合计                          88979000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注: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厘全,一种商业税。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要求:提炼材料中的三条信息,并做简要说明。)

               

            • 4.

              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年 份

              茶(万磅)

              丝(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 000

              5 000

              1845年

              8 010

              13 220

              1851年

              9 919

              23 040

              1863年

              11 869

              83 264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材料三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材料四 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指出材料三中洪盛机器碾米厂的性质,并说明材料四中大生纱厂创办的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四所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

               

            • 5.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太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辆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的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型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扎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

              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                      —————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4分)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6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表现及其所产生的影响。(10分)

              (4)综上所述,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