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反映了1894—1927年帝国主义各国对中国铁路的控制(单位:公里),据此判断

              年份

              内容

              1894

              1911

              1927

               

              1931

              里程

              比例

              里程

              比例

              里程

              比例

              里程

              比例

              自主铁路

              77

              21.1%

              665

              6.9%

              1043

              8.0%

              2240

              15.7%

              帝国主义控制下的铁路

              直接经营

               

               

              3759

              39.1%

              4330

              33.2%

              4330

              30.4%

              控制经营

              287

              78.9%

              5192

              54.0%

              7666

              58.8%

              7666

              53.9%

              A.甲午战争后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使铁路权益丧失殆尽
              B.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在铁路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C.铁路网便利了九·一八后日本占领中国华北地区
              D.铁路利权的丧失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 2.

              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②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③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         ④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③
            • 3.

              材料一 公元前1年,汉哀帝一次就赠送匈奴单于“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

              材料二 今棉之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 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价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洋布开始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中国沿海以及内地农村的广大市场。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材料四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请回答:

              (1)读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我国的丝绸不断外销,为中国赢得了什么称号?(2分)

              (2)读材料二,比较各种衣被原料,说出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2分)

              (3)读材料三,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4分)

              (4)读材料四,继昌隆缫丝厂等同类企业的出现,说说这些企业出现的背景是什么?(3分)简要概述其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6分)

               

            • 4.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需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需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是

              A.有助于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
              B.有助于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对封建势力妥协
              D.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 5.

              下列事件和现象,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7.

              (26分)在经济发展的方式上,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着“国有化”与“私有化”的争论。“国有”与“私有”,往往被贴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标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阖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国企进退的浪潮经历了几个轮回,尽管每个轮回都有各自的原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它们共同的本质是政府的政策工具。

              ——杨卫东《国有化与私有化研究——西方国企进退的历史轨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特点(不能照抄材料)。这一时期实业投资热出现的内部社会条件有哪些?(8分)

              (2)材料二中,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带来的影响是什么?(8分)

              (3)结合材料三,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你认为这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需要?这种浪潮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何变化?(6分)

              (4)从中、西方“国有化”与“私有化”的动态演变中,你有怎样的认识?(4分)

               

            • 8.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6分)

               

            • 9.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铁路交通业
              C.民航事业
              D.轮船航运业
            • 10.

              2016年北京市交通委公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北京推进方案。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将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材料反映了( )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社会生活变化
              D.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交通发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