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导致“区域经济圈”在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政治因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中国改革开放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多极化格局加强
            • 2.

              2006年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   )

              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 3. 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C.各国经济发展的排他性
              D.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 4.

              (28分)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空间,近代以来,为争夺世界海洋资源和权益,世界各国斗争异常激烈。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皇家海军就称霸世界海洋。此后英国更加积极利用海洋进行殖民扩张。1649年克伦威尔当政时制定的战略就是控制海洋,他狂热地从事大规模的海军建设。……此后,英国先后对西北欧几个殖民强国荷兰、法国发起了激烈的争夺战……到1763 年,英国已成为强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

              ——《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巨大的工业实力使美国海军的实力空前强大,英国海军让位给美国海军。二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有各种舰艇10759艘,总吨位1382 万吨,拥有欧亚等洲众多海外基地,美国海军纵横世界各地,武力威胁和干涉各国内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霸主。

              ——《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03年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说:“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以及对其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主要因素。(4分)

              (3)根据材料三,试结合“二战”后到今的历史,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各举二例说明“太平洋时代”到来的重要表现。(8分)

              (4)从近现代各国对海洋的重视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4分)

               

            • 5.

              (26分)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请回答下列有关农民的三个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的东西方都面临着社会重大变革,简述这一时期英国、俄国和中国农村的农民所处的境况。(12分)

              (2)简要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苏联政府对农民政策的异同。(10分)

              (3)2005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在香港召开时,接近一百个南韩农民代表纷纷纵身跃入维多利亚港,他们穿着橘色救生衣,拿着旗帜在水中来回游动,并挥拳叫嚷。一名男子喊道:“WTO逼我们去死!”。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

               

            • 6.

              (24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宋时期软实力的表现。(9分)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2)结合所学知识,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说明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8分)

              材料三  有人说中美最终一定会冲突,我觉得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两国的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如国际金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防治,还有打击恐怖分子,一定要合作才行。而合作的基础就是软实力,如果两国软实力提升,可以避免冲突。……中美现在的关系与冷战时大不相同。过去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没有巨额贸易的,但现在美中之间有很多经济往来;另外,现在还有约20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中美双方在软实力方面有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贸易和教育等各种管道,自下而上,形成互动。

              ——摘编自约瑟夫•奈《软实力,改变世界的原动力》主题演讲

              (3)根据材料三,概括约瑟夫•奈 “两国软实力的提升,可以避免冲突”的理由。(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有利于我国软实力提升的国际背景。(3分)

               

            • 7.

              二战后,美国主导并建立了符合本国和西方利益的国际金融秩序,将大部分国家纳入其中。英国作为美国的“特殊盟友”,重视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2015年,英国加入中方倡导并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经济联系密切
              B.美英两国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美元丧失其在国际货币中的领导地位
              D.美国对世界经济掌控力下降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4年

              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

              法国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1860年

              法国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

              ……

              1944年

              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5年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

              1947年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

              ……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在全球扩展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

              ——张昌兵《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9世纪中叶相比,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
            • 9.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许多国家宣布实施浮动汇率制。韩国和委内瑞拉将其货币汇率钉住了美元;瑞典克朗钉住了“一篮子”15个国家的货币,其中每个国家都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还有一些国家将其汇率钉住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这反映出

              A.国际合作和货币区域化趋势
              B.二战后美元霸权的终结
              C.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D.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0/40

            进入组卷